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鹤鸣(鶴鳴)hè míng
(1).《诗·小雅·鹤鸣序》:“诲 宣王 也。” 郑玄 笺:“教 宣王 求贤人之未仕者。”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后汉书·杨震传》:“今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 唐 钱起 《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2).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唐 陈子昂 《鸳鸯篇》:“乌啼倦永夕,鹤鸣伤别离。”
(3).《韩非子·十过》:“ 师旷 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琴》曲:“拂瑶琴弹到鹤鸣,自谓防心,谁识高情。” ——《漢語大詞典》
(2).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唐 陈子昂 《鸳鸯篇》:“乌啼倦永夕,鹤鸣伤别离。”
(3).《韩非子·十过》:“ 师旷 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琴》曲:“拂瑶琴弹到鹤鸣,自谓防心,谁识高情。” ——《漢語大詞典》
华表(華表)huá biǎo
(1).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示道路的木柱。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程雅 问曰:‘ 尧 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橰,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諫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洛水 ﹞南北两岸有华表,举高二十丈,华表上作凤凰,似欲冲天势。” 周祖谟 注:“华表,所以表识道路者也……古代建筑前路边每有石华表。”
(2).古代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装饰用的巨大柱子。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纹饰。 北京 天安门 前后的两对,雕刻精美,是华表中杰出的代表作。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 伯桃 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
(3).指房屋外部的华美装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故其华表则镐镐鑠鑠,赫奕章灼。” 李善 注:“华表,谓华饰屋外之表也。” ——《漢語大詞典》
(2).古代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装饰用的巨大柱子。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纹饰。 北京 天安门 前后的两对,雕刻精美,是华表中杰出的代表作。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四围筑墙栽树,离坟三十步建享堂,塑 伯桃 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
(3).指房屋外部的华美装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故其华表则镐镐鑠鑠,赫奕章灼。” 李善 注:“华表,谓华饰屋外之表也。” ——《漢語大詞典》
青田 qīng tián
(1).指长着青苗的农田。 唐 杨炯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楼臺横紫极,城闕俯青田。” 唐 张籍 《赠李杭州》诗:“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宋 陈与义 《罗江》诗之二:“行过竹篱逢细雨,眼明双鷺立青田。”
(2).借指鹤。因 青田 产鹤著名,故代称。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响。” 宋 文同 《李生画鹤》诗:“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明 何景明 《画鹤篇》:“昔闻少保写青田,古墨千年人不传。”参见“ 青田鹤 ”。
(3).指青田酒。 唐 李白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飡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别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梦魂晓飞,度渌水以先去。”参见“ 青田酒 ”。
(4).山名。在 浙江省 青田县 西北境。山有泉石之胜,道教称三十六洞天之一。素以产青田石、青田鹤闻名。参见“ 青田大鹤天 ”、“ 青田石 ”、“ 青田鹤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鹤。因 青田 产鹤著名,故代称。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响。” 宋 文同 《李生画鹤》诗:“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明 何景明 《画鹤篇》:“昔闻少保写青田,古墨千年人不传。”参见“ 青田鹤 ”。
(3).指青田酒。 唐 李白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飡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别酒寒酌,醉青田而少留;梦魂晓飞,度渌水以先去。”参见“ 青田酒 ”。
(4).山名。在 浙江省 青田县 西北境。山有泉石之胜,道教称三十六洞天之一。素以产青田石、青田鹤闻名。参见“ 青田大鹤天 ”、“ 青田石 ”、“ 青田鹤 ”。 ——《漢語大詞典》
志 ( 誌 ) zhì《國語辭典》
志 [ zhì ]
名- 意向、抱负、决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 记录事物的书。如:「府志」、「三国志」。《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
- 姓。如元代有志能。
- 记载、记录。《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通「志」。
- 牢记。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
雁引 yàn yǐn
亦作“鴈引”。 雁的鸣声。引,曲。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气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文选》收此诗作“鴈引”。 ——《漢語大詞典》
边沙(邊沙)biān shā
(1).边地的沙砾。 唐 高骈 《边城听角》诗:“席箕风起雁声秋, 陇 水边沙满目愁。”
(2).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 仇兆鳌 注:“边沙,言远镇。” 唐 黄滔 《逢友人》诗:“瘴岭行衝夏,边沙住隔冬。”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漢語大詞典》
(2).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 仇兆鳌 注:“边沙,言远镇。” 唐 黄滔 《逢友人》诗:“瘴岭行衝夏,边沙住隔冬。”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漢語大詞典》
朔气(朔氣)shuò qì
(1).北方之寒气。《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唐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诗:“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宿雾纷纷度城闕,朔气凛凛吹衣裘。” 清 唐孙华 《春雨》诗:“尚餘朔气留葭管,终待和风变柳条。”
(2).节气。《周礼·春官·太史》“正岁年以序事” 唐 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 承天 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交会迟疾,亦竝有差,裁得朔气合而已。”
(3). 北朝 的气势。《宋书·恩倖传·徐爰》:“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
(4).指北方人的气质。 陈衍 《元诗纪事·嘲许敬仁》:“盖 敬仁 颇尚朔气,习国语,乘怒必先以阿剌花剌等叱人。” ——《漢語大詞典》
(2).节气。《周礼·春官·太史》“正岁年以序事” 唐 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 承天 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交会迟疾,亦竝有差,裁得朔气合而已。”
(3). 北朝 的气势。《宋书·恩倖传·徐爰》:“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
(4).指北方人的气质。 陈衍 《元诗纪事·嘲许敬仁》:“盖 敬仁 颇尚朔气,习国语,乘怒必先以阿剌花剌等叱人。”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 极,特别地:刀子~快。
-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