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晓漏(曉漏)xiǎo lòu
拂晓时铜壶滴漏之声。《陈书·徐陵传》:“鐺鐺晓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闻,临高臺而可望。” 唐 杜审言 《秋夜宴郑明府宅》诗:“露白宵鐘彻,风清晓漏闻。” 清 赵执信 《自题》诗之二:“晓漏趋朝梦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怀。” ——《漢語大詞典》
催 cuī《國語辭典》
催 [ cuī ]
动- 促使行动开始,或加速进行。如:「催生」、「时间到了,催他上车。」《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银烛(银烛)
南北朝 江总 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 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
唐 上官仪 高密长公主挽歌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唐 李白 夜别张五 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唐 钱起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
唐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唐 白居易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 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唐 李绅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 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
唐 陈羽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唐 和凝 宫词百首 其十六 金殿夜深银烛晃,宫嫔来奏月重轮。 ——《骈字类编》
唐 上官仪 高密长公主挽歌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
唐 李白 夜别张五 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
唐 钱起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
唐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 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唐 白居易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 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唐 李绅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 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
唐 陈羽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唐 和凝 宫词百首 其十六 金殿夜深银烛晃,宫嫔来奏月重轮。 ——《骈字类编》
新春 xīn chūn
初春。指农历元旦以后的一、二十天。 北周 王褒 《别陆子云》诗:“细柳发新春,沧波不可望。” 宋 苏轼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闻道新春恣游览,羡君平地作飞仙。”《书影》卷八引 清 葛一龙 《客中立春》诗:“四日新年一日春,新春还是旧年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等到年终时节,我拟请他到 中国 一行,代我贺我母亲新春之喜。” ——《漢語大詞典》
趁 chèn《國語辭典》
趁 [ chèn ]
动- 追逐。《梁书·卷九·曹景宗传》:「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骑趁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著那血迹寻将去。」
- 找寻。《水浒传·第七三回》:「胡乱趁些晚饭吃,借宿一夜,明日早行。」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十出》:「好笑,好笑,没烦恼趁烦恼。」
- 利用。如:「趁虚而入」。唐·白居易〈早发楚城驿〉诗:「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官事未易了〉词:「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 追随、跟随。唐·白居易〈初到洛下闲游〉诗:「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 赶、及时以赴。宋·陆游〈杂感〉诗一○首之七:「山人那信宦途艰,强著期衣趁晓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贺 ( 賀 ) hè
贺 [ hè ]
- 庆祝,祝颂:祝~。~喜。~词。~电。~礼。
- 姓。
朝 zhāo/cháo《國語辭典》
朝 [ zhāo ]
名- 早晨。如:「春朝」。《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 日、天。如:「有朝一日」、「成功在今朝」。《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 有活力的。如:「朝氣蓬勃」。
朝 [ cháo ]
動- 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
- 參拜神明。如:「朝聖」、「朝山」。《花月痕·第三回》:「前年三月初三夜,忽來與我作別,說要去南海朝觀音。」
- 對、向。如:「朝東」、「朝前」。
- 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如:「朝廷」。《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
- 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如:「漢朝」、「唐朝」、「崇禎朝」。
-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