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录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襄珑部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葩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外讹难核实,真雁遂真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帝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不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斋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记桂煅賖。
警颜愁想像,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实栏遮。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
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
月录羞调粉,风姨罢散花。
青童迦绺节,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时盛,佳名数代夸。
尘根虽下界,天意在中华。
雪襄珑部巧,冰销刻镂瑕。
人间惟独尔,地上更何加。
万葩殊寥落,群芳避艳邪。
玫瑰诚执御,芍药等泥沙。
圣运俄惊辍,兵强忽肆拿。
外讹难核实,真雁遂真牙。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帝枝微旧崛,新叶漫荣荂。
尤品终芜没,珍不逐水涯。
两朝成草莽,九斋杂龙蛇。
古殿兰旗暗,残记桂煅賖。
警颜愁想像,珠树绝骄奢。
寂寞无双誉,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实栏遮。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青童 qīng tóng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太平广记》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传·大茅君》:“ 汉 元寿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诸 青童 并从 王母 降於 盈 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漢語大詞典》
迦 jiā《國語辭典》
迦 [ jiā ]
名- 译音用字。为藏经译音所常用。如:「迦叶」、「迦兰陀」。
绺 ( 綹 ) liǔ
绺 [ liǔ ]
- 量词,指一束理顺了的丝,线、须、发等:一~青丝。
- 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皱:打~儿。
- 丝缕的组合物。
节 ( 節 ) jié/jiē
节 [ jié ]
-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 礼度:礼~。
-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 略去,简略:~选。~录。
-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
- 姓。
-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金母 jīn mǔ
(1).古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俗称 西王母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昔 汉 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帬,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所谓 金母 者, 西王母 也。”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云笈七籤》卷一一四:“ 西王母 者, 九灵 太妙龟山 金母 也。”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崇祯诗》之一:“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道教语。纳金于鼎,以炼真丹,谓其金曰“金母”。《古文参同契》“待欲养性,延命却期” 蒋一彪 集解引 后蜀 彭晓 注:“真金在鼎内,则为坎男,是离女之夫,及在鼎外,反为离女,是坎男之妻,故金母受太阳之气而产灵汞也。”
(3).沙金中之大者。亦称狗头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又 川北 潼川 等州与 湖广 沅陵 、 淑浦 等,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名曰金母,其餘皆麩麦形。” ——《漢語大詞典》
(2).道教语。纳金于鼎,以炼真丹,谓其金曰“金母”。《古文参同契》“待欲养性,延命却期” 蒋一彪 集解引 后蜀 彭晓 注:“真金在鼎内,则为坎男,是离女之夫,及在鼎外,反为离女,是坎男之妻,故金母受太阳之气而产灵汞也。”
(3).沙金中之大者。亦称狗头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又 川北 潼川 等州与 湖广 沅陵 、 淑浦 等,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名曰金母,其餘皆麩麦形。” ——《漢語大詞典》
屏 píng/bǐng《國語辭典》
屏 [ píng ]
名- 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 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 屏風。如:「素屏一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 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老殘遊記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 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 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屏 [ bīng ]
- 參見「屏營 」條。
屏 [ bǐng ]
動- 排除。《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 斥退。《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 退避、隱藏。如:「屏居」、「屏跡」。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 停止、壓制。如:「屏住呼吸」、「屏息靜觀」。《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 放逐。《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 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彤霞
宋 刘筠 槿花 紫雾函灯檠,彤霞逼绮寮。
宋 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 彤霞烁石变灵砂,白虹贯岩生美璞。 ——《骈字类编》
宋 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 彤霞烁石变灵砂,白虹贯岩生美璞。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