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无缘一尽欢,水南秋月爱谁看。

林光明代〕《七夕过怀玉水南寺遇丁玉夫索诗走笔奉答

七夕无缘一尽欢,水南秋月爱谁看。眼中岂少欧阳子,却羡夷陵旧判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七夕无缘一尽水南秋月

七夕 qī xī
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 九江 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明 谢谠 《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参见“ 乞巧 ”。  ——《漢語大詞典》
无缘(無緣)wú yuán
没有镶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
(1).没有边沿。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2).没来由,无从。《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復更立 阿佟 ,以增国费。” 晋 桓玄 《重答远法师书》:“理本无重,则无缘有致孝之情;事非资通,不应復有致恭之义。”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赤壁赋》:“月当在室壁间……以大要言之,亦合在危室间,无缘在斗牛。” 萧红 《生死场》五:“说着这话, 赵三 无缘的感到酸心。”
(3).没有缘分。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三:“日月回耀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正是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妈妈懂得:穷人的孩子和明媚的阳光是无缘的。”
(4).佛教语。谓无分别、执着、挂碍。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一下:“常境无相,常智无缘。”《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唱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物。” 李善 注:“夫行慈者,以众生为缘;众生为缘,则慈无所寄。故大士之慈,离於众相。离相行慈,名为无缘……《泥洹经》曰:‘无缘者,不住法相,反众生相。’”  ——《漢語大詞典》
一尽(一尽)
春秋左传序疏见一月下十同文算指奇零累析约法第八以六除一百四 四得二十四恰尽故六为纽数二十四为毌约数以六除六得一尽故一为子约数  ——《骈字类编》
欢 ( 歡 ) huān
欢 [ huān ]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
  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
  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水南 shuǐ nán
见“ 水南山人 ”。  ——《漢語大詞典》
秋月 qiū yuè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漢語大詞典》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1.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3. 容易:铁~生锈。
  4.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