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

韦应物唐代〕《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暮节看已谢,兹晨愈可惜。风澹意伤春,池寒花敛夕。
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曲水行,相思寻旧迹。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对酒依依怀人的的

对酒(對酒)duì jiǔ
(1).面对着酒。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北史·李孝贞传》:“每暇日,輙引宾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
(2).乐府相和曲名。或作“对酒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对酒》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曰:“ 魏 乐奏 武帝 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漢語大詞典》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1.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1.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3.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1. (一)​1.2.之又音。
依依 yī yī
(1).轻柔披拂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 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诗:“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暉。”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密语每愁风嫋嫋,纤腰故学柳依依。” 冯至 《北游》诗:“水边再也没有依依的垂柳,四野里望不见蔚绿的苍松。”
(2).依恋不舍的样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诗:“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清 姚鼐 《张冠琼遗文序》:“﹝ 张 ﹞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可念也。” 郭沫若 《〈屈原〉附录》:“我看你对于我也分外表示着依依的情绪。”
(3).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后汉书·章帝纪》:“岂亡克慎肃雍之臣,辟公之相,皆助朕之依依。” 李贤 注:“依依,思慕之意。” 宋 倪涛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微官卧 江 汉 ,素心久依依。” 明 张煌言 《与张承恩书》:“窃慕英名久矣,南北相隔,未遑识荆,使人夙夜依依。”
(4).依稀貌;隐约貌。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宋 张先 《菩萨蛮·七夕》词:“斜汉晓依依,暗蛩还促机。” 清 龚自珍 《丙戌秋日一惘然赋》:“依依灯火光,去去门巷曲。”
(5).象声词。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 郭沫若 《下龙湾》诗之二:“水上画屏帆点点,林中乐队鸟依依。”  ——《漢語大詞典》
怀人(懷人)huái rén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的的 de dí
(1).分明貌。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故 闔閭 用 子胥 以兴, 夫差 杀之而亡; 昭王 用 乐毅 以胜, 惠王 逐之而败。此的的然若白黑。” 宋 贺铸 《河传》词:“彼美箇人,的的风流心眼。”
(2).光亮、鲜明貌。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于鐺鐺晓漏,的的宵烽。” 唐 陈子昂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元 宋褧 《浣溪沙·昆山州城西小寺》词:“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丛桂晚萧萧。”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诗:“的的朱门照,霏霏緑雾濛。”
(3).深切貌,浓郁貌。 唐 苏颋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诗:“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唐 鲍溶 《经隐叟》诗:“萝景深的的,蕙风閒薰薰。” 明 高启 《春日怀诸亲旧》诗:“涉世悠悠梦,怀人的的思。” 清 黄景仁 《绮怀》诗:“炧尽兰釭愁的的,滴残虬水思愔愔。”
(4).象声词。 唐 韩偓 《夜坐》诗:“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清 陈鼎 《邵飞飞传》:“其《燕台词》曰:‘……俗子不知人意嬾,挨肩的的唱秧歌。’”
(5).即嫡嫡。谓嫡派亲传。的,通“ 嫡 ”。《古尊宿语录》卷四:“山僧佛法,的的相承。”
真实;确实。 唐 赵氏 《夫下第》诗:“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宋 陆友仁 《研北杂志》卷一:“篆法自 秦 李斯 ,至 宋 吴兴 道士 张有 而止。后世的的有所据依。” 明 杨慎 《词品·谢勉仲》:“若‘餘酲未解抹头懒,屏裡 瀟湘 梦远。’亦的的佳句。”《再生缘》第九六回:“ 酈卿 果是人中杰,才情的的胜奇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