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见苍莽,悲风为萧瑟。

史尧弼宋代〕《静心堂

曲士怀轩裳,铢寸较得失。
纷纭战宠辱,矛盾相撞抶。
大方惟达人,天游寄虚室。
卷舒傥由己,出处要无必。
时来作砭针,一起当疗疾。
时去收龙蛇,夭矫自超逸。
隐见了无碍,妙迹那可诘。
我公天人姿,宿有补天术。
心缘静见理,心静与天一。
当年风雨会,黄道宾出日。
乾坤方疮痍,涂炭入忧恤。
神锋指幽燕,酋领将斧鑕。
世数有长消,忽忽谢簪绂。
归来卧林薮,道自无伸屈。
庆堂示馀彦,亲洒银笔述。
聊遗郢人斤,千载斫妙质。
定应山水观,中与胸趣匹。
仰看衡云飞,云静山崪嵂。
俯盼湘流水,舟楫空荡潏。
可怜天东北,狼烟暗郁律。
神州见苍莽,悲风为萧瑟。
再拜愿有期,经纶勿韬郁。
天心酌民言,讼再调鼎实。
风霆驱八荒,游戏须一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神州苍莽悲风萧瑟

神州 shén zhōu
(1).指中原地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丞相 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 楚 囚相对!’”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梦绕神州路,悵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金 刘昂霄 《题裕之家山图》诗:“万里神州刼火餘,九原 夷甫 有餘辜。”
(2).指京都。《文选·左思〈咏史诗〉》:“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吕向 注:“神州,京都也。” 唐 王勃 《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山人卖药,忽至神州,惊帝室之威灵,伟皇居之壮丽。”
(3). 中国 的别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堂堂中土,亘古制 匈奴 ;烈烈神州,岂今宥胡狗!”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神州原来是赤县,会看赤帜满神州。”参见“ 神州赤县 ”。
(4).亦作“ 神洲 ”。古代神话传说中指神仙活动处。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五:“朝发 泰 华 ,夕宿神州。” 戴明扬 校注引《河图括地象》:“ 崑崙 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按, 吴宽 丛书堂钞本“州”作“洲”。 宋 史乐 《广卓异记·潜山真君》:“﹝ 潜山真君 ﹞入 劳盛山 昇仙,住方丈之室。神洲受太元生籙,以五芝为粮,太上补为修门郎。” 清 黄景仁 《满庭芳》词:“题下琼籤,唤来青使,邀他仙侣神洲。”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苍莽(蒼莽)cāng mǎng
(1).广阔无边的样子。《韩诗外传》卷四:“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 宋 苏辙 《黄楼赋》:“山川开闔,苍莽千里。”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水 之西南,距 大别 之麓,皆湖渚,茭芦菱芡,瀰漫苍莽。”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詎唯百世兴,浩气凌苍莽。”
(2).渺茫;迷茫。 宋 叶适 《戴少望书》:“説足下决以此月初三日行天下求世外之道……奈何以少得丧,一不当意,遂为此等絶世自好,苍莽不可知之事。”
(3).形容意境、心胸、思想等深广、开阔的样子。 明 袁宏道 《与丘长孺书》:“五七言古及诸絶句,古质苍莽,气韵沉雄。”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城东倡和序》:“眺 太伯 、 钱鏐 之荒墟,弔 陶朱 、 子胥 之遗迹,意色苍莽,襟神飞竦。” 清 恽敬 《与秦省吾书》:“ 侯君 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遥情远兴,苍莽而来。”  ——《漢語大詞典》
悲风(悲風)bēi fēng
(1).凄厉的寒风。《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晋 陆机 《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词:“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灌木动悲风,残云迷孤屿。”
(2).琴曲名。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王琦 注:“释 居月 《琴曲谱録》《悲风操》《寒松操》……并琴曲名。”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因援琴鼓《悲风》一曲,妾听凄然。”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萧瑟(蕭瑟)xiāo sè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 许有壬 《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 《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