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

张可久元代〕《【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马谦斋园亭

簪缨席上团栾,杖藜松下盘桓,喷玉西风脆管。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

雪中酬王一山

瑶园树老琼枝,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探梅人至,灞桥诗等多时。

春情

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

明月楼上有赠

意中千里婵娟,楼头几度团圆?灯下些儿空便。柳惊花颤,何时长在樽前?

由德清道院来杭

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又上西湖去马。放心不下,姚源亭梅花。

寒夜书事

月移影落冰池,烟消香护帘衣,枕上佳人未知,雪篝重被,小梅招得春归。

桃源洞

苍云朵朵奇峰,翠蓬隐隐仙宫,醉眼帘花儿重?小桃溪洞,刘郎不信秋风。

春晚

翠帘不卷钩闲,华堂长见门关,血指频将泪弹。玉人愁惯,杏花楼上春残。

秋感

翠萍波底游鱼,碧梧井上啼乌,独立西风院宇。相思何处?芭蕉一卷愁书。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

春情 chūn qíng
(1).春日的情景;春日的意兴。 南朝 梁 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唐太宗 《月晦》诗:“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明 徐渭 《白燕双乳》诗:“春情堪与译,秋翮好填潢。”
(2).男女爱恋之情;情欲。 南朝 齐 王融 《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唐 翁承赞 《柳》诗之五:“缠绕春情卒未休, 秦娥 萧史 两相求。”《花月痕》第十二回:“ 同秀 见 碧桃 一身香艷,满面春情,便如蚂蚁见羶一般倾慕起来。” 鲁迅 《准风月谈·男人的进化》:“它们在春情发动期,雌的和雄的碰在一起,难免‘卿卿我我’的来一阵。” 许杰 《台下的喜剧》:“她守寡已经五年,但是春情还没有灭杀。”  ——《漢語大詞典》
一言 yī yán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白虎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漢語大詞典》
半语(半语)
宋 杨万里 宿灵鹫禅寺二首 其二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骈字类编》
恩情 ēn qíng
(1).恩爱之情。男女情爱。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唐 张鷟 《游仙窟》:“希君掌中握,勿使恩情歇。”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梁斌 《播火记》二四:“可别忘了俺,记着俺对你恩情重。”
(2).恩爱之情。骨肉亲情。《后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及前妻长子 兴 遇疾困篤,母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篤密。”《宋书·朱修之传》:“﹝ 脩之 ﹞性俭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 脩之 未尝供赡。” 冰心 《南归》:“过去这一生中这一段慈爱,一段恩情,从此告了结束。”
(3).恩惠情谊。《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夜里又告诉 向太爷 待他家这一番恩情, 杜慎卿 不胜嘆息。”《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只是老哥哥,你既受他的恩情……也该阻止他一番才是。”  ——《漢語大詞典》
三番 sān fān
(1).轮流三次。《诗·齐风·猗嗟》“四矢反兮” 唐 孔颖达 疏:“大射皆三番,射讫止,而不復射,是礼射三而止也。”
(2).三组。《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御围内六班,分三番以宿卫。”  ——《漢語大詞典》
两次 liǎng cì
两回。例如:无故缺席两次。  ——《漢語大詞典》
丁宁(丁寧)dīng níng
(1).古代乐器名。即钲,似钟而小。《国语·吴语》:“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尽应。” 韦昭 注:“丁寧,谓鉦也,军行鸣之,与鼓相应。”
(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
(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汉 郑玄 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 颜师古 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清 纳兰性德 《为友人赋》之五:“皑皑自许人如雪,何必丁寧繫臂纱。” 沙汀 《在祠堂里》:“‘你把风背着刮呀。’连长生涩地丁宁道。”
(4).言语恳切貌。 唐 张籍 《卧疾》诗:“童僕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顦顇,劝药语丁寧。” 元 倪瓒 《自松陵过华亭》诗:“竹西鶯语太丁寧,斜日山光澹翠屏。”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陛辞涕汍澜,密詔言丁寧。”
(5).音讯,消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诗:“永怀旧山叟,凭君寄丁寧。”  ——《漢語大詞典》
万劫(萬劫)wàn jié
(1).亦作“ 万刼 ”。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许地山 《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
(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 元 祖铭 《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 明 李开先 《十一煞·赠康对山》套曲:“千盘万折连云栈,万劫千灰枉死城,糊突梦谁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诗:“万劫不烧唯富贵,五伦最假是君臣。”  ——《漢語大詞典》
千生 qiān shēng
犹言生生世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卷二:“惠施不倦,丧身若遗,於此国土,千生为王,即斯胜地,千生捨眼。”  ——《漢語大詞典》
誓盟 shì méng
立誓订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满斗焚香説誓盟,愿足平生。”《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思量你好辜恩,便忘了誓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