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灵山(靈山)líng shān
(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沈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漢語大詞典》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沈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漢語大詞典》
拈 niān《國語辭典》
拈 [ nián ]
动- 用手指夹取、捏取。如:「拈龟」、「拈香」、「拈花微笑」。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七:「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红楼梦·第四○回》:「里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
- 耍弄、习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自家陈豹,年长一十八岁,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
拈 [ diān ]
动- 将物品放置手中,估量轻重。如:「他拈了拈小石块,随手打了个水漂儿。」《孤本元明杂剧·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通「掂」。
拈 [ niǎn ]
动- 用手指搓揉。如:「拈线」、「拈灯心」。《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政在外,心惊肉跳,拈须搓手的等候旨意。」通「捻」。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动-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到。如:「出席」、「出场」。
-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一枝花 yī zhī huā
唐 话本,已佚。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原注:“尝於 新昌 宅説《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为 唐 人“说话”的始见资料。后人以“一枝花”为 李娃 旧名。 宋 罗烨 《醉翁谈录·李亚仙不负郑元和》:“ 李娃 , 长安 娼女也。字 亚仙 ,旧名 一枝花 …… 娃 封 汧国夫人 。” 唐 白行简 的传奇小说《李娃传》,或本于此。 ——《漢語大詞典》
百万(百萬)bǎi wàn
形容数目极大。《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 楚 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寳;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 唐 韩愈 《出门》诗:“ 长安 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粤剧《关汉卿》第八场:“愿你再写新词,多编剧本,口诛笔伐,胜过他百万雄兵。” ——《漢語大詞典》
都来(都來)dōu lái
(1).统统,完全。《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只为长时,驱驰辛苦,形貌精神,都来失绪。” 唐 罗隐 《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 宋 柳永 《慢卷绸》词:“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2).总共;共有。《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经説比丘之众,其数都来多少?经:‘千二百五十人俱。’”
(3).算来。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諳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 徐朔方 等注:“都来,算来。”
(4).总是,老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日日都来总不织,夜夜调机告吉祥。” 蒋礼鸿 通释:“都来和总连用,意思一样,就是日日总不织。加上‘都来’仅仅凑足七个字而已。” 唐 秦韬玉 《问古》诗:“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漢語大詞典》
(2).总共;共有。《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经説比丘之众,其数都来多少?经:‘千二百五十人俱。’”
(3).算来。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諳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 徐朔方 等注:“都来,算来。”
(4).总是,老是。《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日日都来总不织,夜夜调机告吉祥。” 蒋礼鸿 通释:“都来和总连用,意思一样,就是日日总不织。加上‘都来’仅仅凑足七个字而已。” 唐 秦韬玉 《问古》诗:“都来总向人间看,直到皇天可是平。”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作家 zuò jiā
(1).治家,理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令史失 赖厷 ,掾属丧 杨顒 ,为朝中损益多矣”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亮 ﹞尝自校簿书, 顒 直入諫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 桓帝 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
(2).节俭。犹言做人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喫饭,就饿将起来。”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卢氏杂说》:“ 唐 宰相 王璵 好与人作碑誌。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 王维 门。 维 曰:‘大作家在那边’。”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唐 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 秦 晋 之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景德传灯录·普岸禅师》:“有僧到参,师打一拄杖……僧却打师一拄杖。师曰:‘作家!作家!’” 宋 苏轼 《水陆法象赞·下八位·一切阿修罗众》:“以此为道,穴胸陨首。是真作家,当师子吼。”
(5).行家;高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兴哥 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封神演义》第三回:“两家棋逢对手,匠遇作家。”《再生缘》第四三回:“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宽秧田,窄菜园, 老谢 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 ——《漢語大詞典》
(2).节俭。犹言做人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喫饭,就饿将起来。”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卢氏杂说》:“ 唐 宰相 王璵 好与人作碑誌。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 王维 门。 维 曰:‘大作家在那边’。”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唐 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 秦 晋 之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景德传灯录·普岸禅师》:“有僧到参,师打一拄杖……僧却打师一拄杖。师曰:‘作家!作家!’” 宋 苏轼 《水陆法象赞·下八位·一切阿修罗众》:“以此为道,穴胸陨首。是真作家,当师子吼。”
(5).行家;高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兴哥 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封神演义》第三回:“两家棋逢对手,匠遇作家。”《再生缘》第四三回:“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宽秧田,窄菜园, 老谢 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