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客卿烦想像,万花困苦乞为奴。

释宝昙宋代〕《和简斋墨梅二首

为怜玉色照前除,一室无因舍静姝。
寄语客卿烦想像,万花困苦乞为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寄语客卿烦想万花困苦

寄语(寄語)jì yǔ
传话,转告。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唐 刘希夷 《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陈毅 《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漢語大詞典》
客卿 kè qīng
(1). 秦 有客卿之官。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 秦 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战国策·秦策三》:“ 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説之,拜为客卿。”此指 燕 人 蔡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济水 又东逕 秦 相 魏冉 冢南, 冉 , 秦 宣太后 弟也,代客卿 寿烛 为相。” 唐 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仪 得见 秦王 。 秦王 説之,以为客卿。” 胡三省 注:“ 秦 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也。”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 秦 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2). 唐 代鸿胪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鸿臚为客卿、睡卿。”
(3). 汉 扬雄 《〈长杨赋〉序》:“是时,农民不得收歛。 雄 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客卿”为墨的典故。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宋 洪刍 《上墨工》诗:“ 子墨客卿 妙一世, 怀玉山 中五丈夫。”  ——《漢語大詞典》
烦想(煩想)fán xiǎng
(1).杂念;俗虑。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过 灵溪 而一濯,疏烦想於心胸。” 唐 韦应物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诗:“赖此林下期,清风涤烦想。”
(2).胡思乱想。 萧红 《生死场》八:“在喝酒以后她更爱烦想。”  ——《漢語大詞典》
像 xiàng《國語辭典》

像 [ xiàng ]

  1. 形貌、模样。《淮南子·主术》:「此皆有充于内而成像于外。」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2. 人物的图画或雕塑。如:「人像」、「画像」、「雕像」。
  1. 相似。如:「他的眼睛像父亲。」汉·王充《论衡·非韩》:「作为操止,像类贤行,以取升进。」
  2. 如、比如,推测或譬喻之词。如:「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可靠。」、「像今天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万花(万花)
唐 司马扎 上巳日曲江有感 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  ——《骈字类编》
困苦 kùn kǔ
(1).艰难穷苦。《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明 李东阳 《孟子直解》之一:“横征暴敛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无以安生。”
(2).苦痛,难受。《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德璘传·郑德璘》:“道将尽,覩一大池,碧水汪然,遂为主者推堕其中,或沉或浮,亦甚困苦。”
(3).困难,费力。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如果那人不将 三国 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 三国 。”  ——《漢語大詞典》
乞 qǐ《國語辭典》

乞 [ qǐ ]

  1. 求、讨取。如:「乞巧」、「乞讨」、「摇尾乞怜」。《论语·公冶长》:「乞诸其邻而与之。」《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2. 引申为希冀、盼望的意思。《文选·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之七:「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1. 乞丐,讨饭的人。《列子·黄帝》:「自此以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明·袁宏道〈山居小话〉:「余疑其为女乞,而问曰:『尔有丈夫乎?』乞微笑。」
  2. 姓。如明代有乞贤。

乞 [ qì ]

  1. 给与。《集韵·去声·未韵》:「乞,与也。」《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五八:「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铜买酒回。」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奴 nú《國語辭典》

奴 [ nú ]

  1. 古代本指获罪入官服杂役的人,后泛指奴仆。如:「奴隶」、「奴婢」。《论语·微子》:「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唐·杜甫〈哀王孙〉诗:「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2. 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家」。《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王昭君变文》:「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劝解公婆争吵》:「奴自有些金珠,解当充粮米。」
  3. 对人鄙视、轻蔑的称呼。如:「守财奴」、「卖国奴」。《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叛逆胡奴!要当生缚此奴,然后斩刘贡。」
  4. 姓。如明代有奴管。
  1. 驱使、役使。如:「奴役」。唐·韩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