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圃亭开郡治东,栾城二咏纪元丰。

钱闻诗宋代〕《射亭

射圃亭开郡治东,栾城二咏纪元丰。
品题一出大儒笔,观者于今矍相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射圃郡治栾城纪元

射圃 shè pǔ
习射之场。《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十月、辛卯,开东华射圃。”  ——《漢語大詞典》
亭 tíng《國語辭典》

亭 [ tíng ]

  1. 秦汉时的地方治安机构。《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2. 古代建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以便旅客投宿休息。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 守望敌情的处所。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4. 有顶无墙,供人憩息、观赏的建筑物,多筑在花园或路旁。如:「凉亭」、「茅亭」。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 一种供办公或营业使用的小型房子。如:「票亭」、「邮亭」、「电话亭」。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郡治 jùn zhì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滇池县 ,郡治,故 滇国 也。”
(2).郡守的治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上元 吴县 放灯,﹝知县 王子溶 ﹞召太守为客,郡治乃寂无一人。”  ——《漢語大詞典》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作~。
  4. 姓。
栾城(栾城)
随书地理志赵郡栾城旧县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  ——《骈字类编》
二 èr《國語辭典》

二 [ èr ]

  1. 介于一和三之间的自然数。如:「一、二、三……。」大写作「贰」,阿拉伯数字作「2」。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次序排第二的。如:「第二名」。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褭褭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
  2. 不专一的、两样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废之。」《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卫大经传》:「卓然高行,口无二言。」
  1. 改变。《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 并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咏 ( 詠 ) yǒng《國語辭典》
  1. 「咏 」的异体字。
纪元(紀元)jì yuán
历史上纪年的起算年代。我国古代以新君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每易一君,改元一次或数次。 西周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为有年号之始。 汉文帝 、 汉武帝 即位后均曾改元。 武帝 建元 元年(公元前140年)后,历朝诸帝皆立年号纪元。 希腊 人曾以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为纪元; 罗马 人以公元前754年或753年(始建 罗马城 )为纪元; 阿拉伯 人以公元622年( 穆罕默德 由 麦加 迁 麦地那 )为纪元。今世界多数国家采用公元纪年,以假定的 耶稣 降生之年为元年。  ——《漢語大詞典》
丰 ( 豐 ) fēng《國語辭典》

丰 [ fēng ]

  1. 草木茂盛的樣子。《說文解字·生部》:「丰,艸盛丰丰也。」
  2. 容貌美好或豐滿的樣子。《詩經·鄭風·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
  1. 神態、風韻。如:「丰姿」、「丰采」、「丰儀」。通「風」。
  2. 《詩經·鄭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丰〉,刺亂也。」或亦指女子初不欲嫁其人,既乃悔而從之之詩。首章三句為:「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指其未婚夫。丰,儀態豐滿也,指面貌言。巷,門外。 →「豐」的異體字(01735)​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