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奥敦周卿元代〕《蟾宫曲·咏西湖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
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宜西浓妆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1.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1.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2.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1.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2.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晴 qíng《國語辭典》

晴 [ qíng ]

  1. 雨雪停止。《文选·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元·张可久〈人月圆·梅花浑似真真面〉曲:「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1. 清朗无云的天气。如:「秋晴」、「阴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之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 晴朗的。如:「晴天霹雳」、「晴空万里」。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贾岛〈送人适越〉诗:「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
宜西
易林驾车出门顺时宜西  ——《骈字类编》
施 shī《國語辭典》

施 [ shī ]

  1. 实行、推行。如:「无计可施」、「恩威并施」。
  2. 给予。如:「施比受更有福」。《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宋·钱公辅〈义田记〉:「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3. 加。如:「施压」、「薄施脂粉」。《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大宗师》:「利泽施乎万世。」
  4. 设置、安置。《隋书·卷四十·宇文恺传》:「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水分两派来,一东南,一西北,俱成悬流,桥不复能施。」
  1. 恩惠、德泽。如:「受施慎勿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2. 姓。如汉代有施雠。

施 [ yí ]

  1. 斜的古字。即斜行,迂回曲折著走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汉·赵岐·注:「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
  2. 参见「[[施施]]」条。

施 [ yì ]

  1. 及、延及。《诗经·大雅·皇矣》:「施于孙子。」《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2. 移动、变化。《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唐·杨倞·注:「施,读曰移。 」《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淡 dàn《國語辭典》

淡 [ dàn ]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抹 mǒ/mò/mā《國語辭典》

抹 [ mǒ ]

  1. 涂掉。如:「涂抹」。《红楼梦·第三八回》:「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2. 擦拭。如:「抹桌子」、「抹眼泪」。
  3. 涂敷。如:「抹药」、「抹粉」。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4. 玩牌。《红楼梦·第七回》:「一时吃过饭,尤氏、凤姐、秦氏抹骨牌。」
  5. 除去。如:「抹杀」、「抹零儿」。
  6. 放、拉。如:「他就抹下脸来,生气了。」
  7. 割。《红楼梦·第九二回》:「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里一抹,也就抹死了。」
  8. 捻。《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韦四太爷两手抹著胡子,哈哈大笑。」
  9. 看、瞄。《董西厢·卷一》:「见人不住偷睛抹。」《西游记·第三三回》:「那怪急回头,抹了他一眼。」

抹 [ mò ]

  1. 用水泥或石灰涂平。如:「抹墙」、「抹灰」。
  2. 绕。如:「拐弯抹角」。《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抹过林子,显出一个大寺院来。」
  3. 弦乐器弹奏法,食指向内为抹。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浓妆(濃粧)nóng zhuāng
见“ 浓粧 ”。
亦作“ 浓妆 ”。 谓妆饰艳丽。 唐 白居易 《盐商妇》诗:“饱食浓粧倚柂楼,两朶红顋花欲绽。” 元 耶律楚材 《蜡梅》诗之一:“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艷太浓粧。” 明 沈受先 《三元记·赏花》:“纷纷红紫鬭浓妆,怎如他一种清芳。” 茅盾 《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怎么浓妆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