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

王维唐代〕《纳凉

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
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
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前临大川豁达长风

前临(前临)
唐 杜甫 万丈潭 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骈字类编》
大川
易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祭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礼记天子 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骈字类编》
口 kǒu《國語辭典》

口 [ kǒu ]

  1. 人或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如:「张口」、「闭口」、「守口如瓶」。《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也称为「嘴」。
  2. 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如:「枪口」、「瓶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
  3. 内外相通的出入处。如:「港口」、「门口」、「巷口」、「海口」。
  4. 关隘。常用于地名。如:「张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 兵器或工具上的锋刃。如:「刀口」、「剑口」。
  6. 破裂的地方。如:「伤口」、「裂口」、「缺口」。
  7. 量词:➊ ​ 计算人数的单位。如:「一家八口」。➋ ​ 计算牲畜数量的单位。相当于「只」、「头」。如:「三口猪」。➌ ​ 计算器物数量的单位。如:「两口锅子」、「一口钢刀」、「一口枯井」。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豁达(豁達)huò dá
(1).通敞。 三国 魏 刘桢 《公宴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有洞穹然跨峰之脊,左右豁达。”
(2).通达晓畅。 元 戴表元 《洪潜甫诗序》:“始时 汴梁 诸公言诗,絶无 唐 风,其博赡者谓之 义山 ,豁达者谓之 乐天 而已矣。”
(3).规模宏大。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 禹 功本豁达, 汉 跡方因循。”
(4).胸襟开阔;豪爽大方。 唐 高适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豁达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樽中酒。”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 聪明豁达,知人善任。”《红楼梦》第五回:“那 宝釵 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正如 中国 所谓叛道,人羣共弃,艰于置身,非强怒善战豁达能思之士,不任受也。”
(5).通脱。 唐 李颀 《赠张旭》诗:“ 张公 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长风(長風)cháng fēng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