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

贾岛唐代〕《访李甘原居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
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翠微夜落紫阁时来

翠微 cuì wēi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尔雅·释山》:“未及上,翠微。” 郭璞 注:“近上旁陂。” 郝懿行 义疏:“翠微者……盖未及山顶孱颜之间,葱鬱葐蒀,望之谸谸青翠,气如微也。” 唐 李白 《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地当山之翠微,深崖坠壑,尚在其下,不觉其为幽閟;乱峯小岫,初环於上,不觉其为孤高。”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一:“藜杖意行闻午鷄,人家住在翠微西。”
(2).泛指青山。 唐 高适 《赴彭州山行之作》诗:“峭壁连崆峒,攒峯叠翠微。”《西游记》第九回:“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 毛泽东 《答友人》诗:“ 九嶷山 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3).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文选·左思〈蜀都赋〉》:“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刘逵 注:“翠微,山气之轻縹也。”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汹汹 洞庭 莽翠微, 九疑 鑱天荒是非。” 宋 吴文英 《玉京谣》词:“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漢語大詞典》
泉 quán《國語辭典》

泉 [ quán ]

  1. 水的源头。《文选·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 地下水。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3. 人死后所在的地方。如:「黄泉」、「九泉」。《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一》:「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唐·白居易〈夜遇微之于峡中〉诗:「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
  4. 古代的钱币。钱的流行像泉水一样,故称为「泉」。如:「泉布」、「刀泉」、「货泉」。《管子·轻重丁》:「凡称贷之家,出泉参千万,出粟参数千万锺。」
  5. 姓。如唐代有泉男生。
夜落
宋 梅尧臣 苏明允木山 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  ——《骈字类编》
紫阁(紫閣)zǐ gé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汉 崔琦 《七蠲》:“紫阁青臺,綺错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铭》:“紫阁咸趋,朱轩既履。” 明 高启 《送王哲判官之上党》诗:“朝辞紫阁下,暮宿 黄河 壖。”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晋 陆云 《喜霁赋》:“改 望舒 之离毕兮,曜六龙於紫阁。” 唐 张籍 《寄紫阁隐者》诗:“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3). 唐 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漢語大詞典》
鸟 ( 鳥 ) niǎo
鸟 [ niǎo ]
     ◎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时来(时来)
唐 李峤 杂曲歌辞 其一 桃花行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唐 杜甫 北邻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