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

姚合唐代〕《题杭州南亭

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
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生灵长松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1.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2.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4. 姓。如汉代有古霸。
  1.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石 shí/dàn《國語辭典》

石 [ shí ]

  1. 由矿物集结而成的坚硬块状物,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如:「岩石」、「矿石」、「花冈石」。
  2. 碑、碣。《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
  3. 药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唐·孔颖达·正义:「治病药分用石。《本草》云:『钟乳、矾、磁石之类多矣。』」
  4. 姓。如宋代有石延年。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石 [ dàn ]

  1. 量词:➊ ​ 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也称为「公石」。➋ ​ 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汉·鼌错〈论贵粟疏〉:「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战国策·齐策》:「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
生灵(生靈)shēng líng
(1).人类。《北史·四夷传序》:“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多。”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夫八紘之外,六合之中,始自生灵,及乎昆虫,神安则存,神丧则终。”《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大明太平天囯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刘示》:“上帝以泥土造人,由鼻吹入生命之气,即为生灵。”
(2).人民,百姓。《晋书·慕容盛载记》:“生灵仰其德,四海归其仁。” 唐 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诗:“今来县宰加朱紱,便是生灵血染成。”《三国演义》第四回:“请奉 陈留王 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赵朴初 《满江红·悼卢蒙巴》词:“名器早知沦盗贼,生灵竟见供荼毒。”
(3).犹生命。 南朝 梁 沈约 《千僧会愿文》:“生灵一谢,再得无期。”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生灵有限,劳役过瘥。总此凋竭,归之暮年。”
(4).指有生命的东西。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譬光影於飞浮,比生灵於栖托。”《西游记》第三五回:“似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的弔在洞里,我心何忍?” 杨朔 《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长松(長松)cháng sōng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漢語大詞典》
栖 ( 棲 ) qī/xī《國語辭典》

栖 [ xī ]

  1. 参见「[[栖栖]]」条。
  1. 停留、休息。《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通「栖」。

栖 [ ​qī ]

  1. (一)​之又音。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禽 qín《國語辭典》

禽 [ qín ]

  1. 鸟类的总称。如:「家禽」、「飞禽」。《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 姓。如汉代有禽坚。
  1. 捕捉。《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通「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