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壮志(壯志)zhuàng zhì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传论》:“而 张俭 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北史·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唐 骆宾王 《边城落日》诗:“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高歌逆天风,壮志方慷慨。” 毛泽东 《到韶山》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漢語大詞典》
祇 zhǐ/qí《國語辭典》
祇 [ qí ]
名- 地神。如:「神祇」。《说文解字·示部》:「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
- 安心。《诗经·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祇也。」汉·郑玄·笺:「一者之来见我,我则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 大。《易经·系辞下》:「不远复,无祇悔。」
祇 [ zhī ]
副- 正、恰、只。《诗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搅我心。」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诚,祇令事败。」或读为ㄓˇ zhǐ。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名-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动-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形-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名- 之读音。
国士(國士)guó shì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漢語大詞典》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漢語大詞典》
文心 wén xīn
(1).为文之用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2).指文章或文思。《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后人有《鄴中歌》一篇,嘆 曹操 云:‘ 鄴 则 鄴城 水 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又有赋而全不用韵,别创一格,如 南村先生 《病赋》,皆极文心之奇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本》:“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太平广记》……且分类纂辑,得五十五部,视每部卷帙之多寡,亦可知 晋 唐 小説所叙,何者为多,盖不特稗説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
(3).指 南朝 梁 刘勰 的专著《文心雕龙》。 卷盦 《〈蔽庐丛志〉序》:“语《萧选》、《文心》之编,则违戾庸众;吟 杜曲 、 樊南 之句,则匿笑僮僕。” 章炳麟 《校文士》:“史家若 章 邵 二公,记事甚善,其持论亦在《文心》、《史通》间。” ——《漢語大詞典》
(2).指文章或文思。《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后人有《鄴中歌》一篇,嘆 曹操 云:‘ 鄴 则 鄴城 水 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又有赋而全不用韵,别创一格,如 南村先生 《病赋》,皆极文心之奇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本》:“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太平广记》……且分类纂辑,得五十五部,视每部卷帙之多寡,亦可知 晋 唐 小説所叙,何者为多,盖不特稗説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
(3).指 南朝 梁 刘勰 的专著《文心雕龙》。 卷盦 《〈蔽庐丛志〉序》:“语《萧选》、《文心》之编,则违戾庸众;吟 杜曲 、 樊南 之句,则匿笑僮僕。” 章炳麟 《校文士》:“史家若 章 邵 二公,记事甚善,其持论亦在《文心》、《史通》间。” ——《漢語大詞典》
早已 zǎo yǐ
(1).很早已经,早就。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后来登甲乙,早已在 蓬 瀛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他是絶顶的聪明,看了一夜,早已会了。” 老舍 《茶馆》第一幕:“ 刘麻子 早已看见了 庞太监 ,但不敢靠近。”
(2).方言。早先;以前。如:现在大家用钢笔写字,早已都用毛笔。 ——《漢語大詞典》
(2).方言。早先;以前。如:现在大家用钢笔写字,早已都用毛笔。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家传(家傳)jiā chuán
记载父兄及先祖事迹的传记。《后汉书·列女传序》:“故自中兴以后,综其成事,述为《列女篇》。如 马 、 邓 、 梁后 别见前纪, 梁嫕 、 李姬 各附家传,若斯之类,并不兼书。” 宋 欧阳修 《王彦章画像记》:“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於 滑 人,得公之孙 睿 所録家传。”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曼云先兄家传》:“顾念兄之行谊,惟余知之最悉,不可以无言,因摭拾其事,为家传一首。”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 阿Q 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 阿Q 又更无别的‘大传’了。”
(1).家中世代相传。《陈书·江总传》:“及长,篤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 总 昼夜寻读,未尝輟手。”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宗识见》:“ 神宗 忽问 吕 曰:‘卿体中无恙否?’对曰:‘臣无事。’斯须,又问‘卿果觉安否?’ 吕 又对曰:‘臣不敢强。’……后数日,果感疾,迤邐不起。岂识鉴之妙得於家传,故同符如此。”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有女更娉婷,只愁未识家传秘。”
(2).指祖传的东西。《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原来 鲍玄 最好的是外丹并内养之术,因见 葛洪 出自神仙之裔,便尽将所得丹术朝夕与 葛洪 讲究,指望他有些家传。”
(3).家家传诵。 唐 王建 《哭孟东野》诗之一:“但是 洛阳 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殤诗。”参见“ 家传户诵 ”。 ——《漢語大詞典》
(1).家中世代相传。《陈书·江总传》:“及长,篤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 总 昼夜寻读,未尝輟手。”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宗识见》:“ 神宗 忽问 吕 曰:‘卿体中无恙否?’对曰:‘臣无事。’斯须,又问‘卿果觉安否?’ 吕 又对曰:‘臣不敢强。’……后数日,果感疾,迤邐不起。岂识鉴之妙得於家传,故同符如此。”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有女更娉婷,只愁未识家传秘。”
(2).指祖传的东西。《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原来 鲍玄 最好的是外丹并内养之术,因见 葛洪 出自神仙之裔,便尽将所得丹术朝夕与 葛洪 讲究,指望他有些家传。”
(3).家家传诵。 唐 王建 《哭孟东野》诗之一:“但是 洛阳 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殤诗。”参见“ 家传户诵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