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风云生。
家居绝塞爱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持重能收壮士心,沉机好待凶徒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
椎牛誓众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尚书战败追兵急,退守岩关收溃卒。此地乘高足万全,只今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见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回将雏。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唯说乔参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乌鸢(烏鳶)wū yuān
乌鸦和老鹰。均为贪食之鸟。《庄子·列御寇》:“ 庄子 将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乌鳶之食夫子也。’” 前蜀 韦庄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鳶饱不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拟一絶云:‘ 汉 将讨 楼兰 ,旗荡朔云破。战鼓半天声,乌鳶已相贺。’” ——《漢語大詞典》
啄 zhuó《國語辭典》
啄 [ zhuó ]
动- 鸟类用嘴取食。如:「啄食」、「啄米」。
- 鸟嘴。《韩诗外传·卷七》:「鸟之美羽勾啄者,鸟畏之。」
- 一种书法笔法。用笔时由右斜向左的一短撇,为永字八法中的第七笔法。
肉 ròu《國語辭典》
肉 [ ròu ]
名- 動物體中包住骨骼的柔韌物質。如:「肌肉」、「雞肉」、「豬肉」、「牛肉」。
- 身體。與「精神」相對。如:「靈肉一致」、「肉體」。
- 蔬果除去皮核的部分。如:「果肉」。《文選·蔡邕·為陳留太守上孝子狀》:「舅偃哀其嬴劣,嚼棗肉以哺之,未見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志一》:「閩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柔軟不脆。如:「這西瓜瓤兒太肉。」
- 行動遲緩。如:「肉得慌」、「做事真肉」。
肉 [ rù ]
- (一)之又音。
北风(北風)běi fēng
(1).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北》:“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胡也频 《北风里》:“响在四周的,是北风的哮叫。”
(2).犹言北方的曲调。《左传·襄公十九年》:“ 晋 人闻有 楚 师, 师 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 杨伯峻 注:“风指曲调,《诗》有国风,即各国之乐曲。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 ——《漢語大詞典》
(2).犹言北方的曲调。《左传·襄公十九年》:“ 晋 人闻有 楚 师, 师 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 楚 必无功。’” 杨伯峻 注:“风指曲调,《诗》有国风,即各国之乐曲。北风、南风,犹今云北曲、南曲。”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形-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寡鹄(寡鵠)guǎ hú
(1).丧偶的天鹅。用以比喻寡妇或不能婚嫁的女子。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寡鵠迷苍壑,羈凰怨翠梧。” 冯浩 笺注:“《列女传》: 陶婴 夫死守义,作歌曰:‘悲夫黄鵠之早孤,七年不双。’” 明 沈鲸 《双珠记·纩衣寄诗》:“奴家年貌正芳,才情俱妙,不幸被州司报选入宫,遂成寡鵠孤鸿。终身不耦,如何是了?”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汝姑哀寡鵠,哀肠多鬱紆。”
(2).琴曲名。《西京杂记》卷五:“ 齐 人 刘道强 善弹琴,能作《单鵠寡鳧》之弄,听者皆悲。”后省称“寡鵠”。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闇镜对孤鸞,哀弦留《寡鵠》。” ——《漢語大詞典》
(2).琴曲名。《西京杂记》卷五:“ 齐 人 刘道强 善弹琴,能作《单鵠寡鳧》之弄,听者皆悲。”后省称“寡鵠”。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闇镜对孤鸞,哀弦留《寡鵠》。” ——《漢語大詞典》
孤鸾(孤鸞)gū luán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参见“ 孤鸞照镜 ”。
(3).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漢語大詞典》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参见“ 孤鸞照镜 ”。
(3).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漢語大詞典》
不忍 bù rěn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漢語大詞典》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漢語大詞典》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動-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動- (一)2.4.之讀音。
-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