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狂无限热肝脾,盛诧樱桃比垂柳。

苏籀宋代〕《维摩诘一首

杯杓何人执其咎,胁胁卑卑十年臭。
邂逅琼枝解渴心,京洛岂尝开豆蔻。
博山沈水烧春昼,採英撷萼春风手。
九回蠆卷纡余秀,尺六仙围楚宫瘦。
痴狂无限热肝脾,盛诧樱桃比垂柳。
槁木寒灰不二门,禅功道力何妍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痴狂无限肝脾樱桃垂柳

痴狂(癡狂)chī kuáng
(1).癫狂。《淮南子·俶真训》:“夫人之受於天者……一也,或通於神明,或不免於痴狂者何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有痴狂之疾,歌啼於路,不晓东西,不睹燥湿,不觉疾病,不知飢饱,性已毁伤。” 沙汀 《困兽记》十:“而她之忸怩,只是为了回答他那带点痴狂的凝视。”
(2).无知而纵情任性。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  ——《漢語大詞典》
无限(無限)wú xiàn
(1).不加节制;没有限制。《韩非子·解老》:“嗜慾无限,动静不节,则虚痤疽之,爪角害之。”《东观汉记·光武帝纪》:“王侯外戚,葬埋僭侈;吏民相效,寖以无限。”《宋书·王敬弘传》:“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
(2).犹无数。谓数量极多。《史记·河渠书》:“ 汉中 之穀可致, 山东 从 沔 无限,便於 砥柱 之漕。” 张守节 正义:“无限,言多也。” 唐 白居易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白髮来无限,青山去有期。” 宋 秦观 《如梦令》词:“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老残游记》第十二回:“我今儿听见一件惊天动地的案子,其中关係着无限的性命。”
(3).没有穷尽。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无限。”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见赠》诗:“此中无限兴,唯怕俗人知。” 宋 谢逸 《柳梢青·离别》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夫妇欢喜无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这一点点真理,这一句话,就化成他们的血肉,就给了他们无限的力量。”
(4).哲学名词。与“有限”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指无条件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没有限制的、无始无终的东西。无限只能通过有限而存在,但它不能归结为有限的简单的量的总和,而有限中则包含着无限。  ——《漢語大詞典》
热 ( 熱 ) rè
热 [ rè ]
  1.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2. 身体发烧:~症。
  3. 使温度升高:~敷。
  4. 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
  5. 旺、盛:~闹。~潮。~火朝天。
  6.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
  7.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
  8.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9. 放射性强:~核武器。
肝脾 gān pí
比喻内心。 宋 苏辙 《题王詵都尉画山水横卷》诗之一:“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妻单子稚,内外谁支,念此零丁,惻愴肝脾。”  ——《漢語大詞典》
盛 shèng/chéng《國語辭典》

盛 [ chéng ]

  1. 用容器装东西。如:「盛饭」、「盛汤」。
  2. 容纳。如:「箱子太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1. 古代装在食器里祭祀的谷物。《周礼·地官·闾师》:「不耕者祭无盛。」汉·郑玄·注:「盛,黍稷也。」

盛 [ shèng ]

  1. 兴旺、繁茂、丰富。如:「兴盛」、「旺盛」、「茂盛」、「丰盛」、「盛馔」。
  2. 浓厚的。如:「盛情」、「盛意」。
  3. 大规模的。如:「盛大」、「盛举」、「盛事」。
  1. 极,表程度之深。如:「盛怒」、「盛夸」、「盛赞」。《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1. 姓。如汉代有盛苞。
诧 ( 詫 ) chà
诧 [ chà ]
  1. 惊讶,觉得奇怪:~谔。~异。惊~。~为奇事。
  2. 诳,欺骗:甘言~语(甜言蜜语,诳骗人的话)。
樱桃(櫻桃)yīng táo
(1).果木名。落叶乔木。品种很多。产于我国各地。以 江苏 、 安徽 等省栽培较多。花白色而略带红晕,春日先叶开放。核果多为红色,味甜或带酸。核可入药。木材坚硬致密,可制器具。亦指其果实或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梬枣杨梅,樱桃蒲陶。” 司马贞 索隐:“ 张揖 曰:‘一名含桃。’《吕氏春秋》:‘为鸎鸟所含,故曰含桃。’《尔雅》云为荆桃也。” 唐 刘禹锡 《和乐天宴李美周中丞宅赏樱桃花》:“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樱桃》:“樱桃树不甚高。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雪。叶团,有尖及细齿。结子一枝数十颗。”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她的 北平 变了样子:过端阳节会没有樱桃、桑椹和粽子!”
(2).喻指女子小而红润的嘴。 唐 李商隐 《赠歌妓》诗之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清 李渔 《玉搔头·篾哄》:“淡眉淡脸淡樱桃,怎做得盐商的妻小。”  ——《漢語大詞典》
比 bǐ《國語辭典》

比 [ bǐ ]

  1. 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2. 媲美。《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3. 依照、仿照。如:「比著葫蘆畫瓢」。《戰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
  4. 用手勢摹擬動作。《紅樓夢·第二九回》:「因為寶姐姐要看獃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5. 打譬喻。《紅樓夢·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6. 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7. 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後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A:B或A/B表示。
  1. 《詩經》六義之一。即譬喻。《詩經·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2. 事例。《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比。」
  3. 比利時的簡稱。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比 [ pí ]

  1. 參見「皋比 」條。

比 [ bì ]

  1. 親近。《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漢·鄭玄·注:「比,猶親也。」
  2. 緊靠、相並。如:「比肩而行」、「比鄰而居」、「櫛次鱗比」。
  3. 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 最近、近來。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2. 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奮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3. 連連、屢屢。《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漢書·卷五·景帝紀 》:「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
  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易經·比卦·彖曰》:「比,吉也;比,輔也。」
  2. 古代地方組織名稱。五家為「比」。《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保相受。」
垂柳 chuí liǔ
柳树。因枝条下垂,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道》诗:“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轮。” 元 萨都剌 《游西湖》诗之六:“垂柳阴阴 苏小 家,满湖飞燕趁杨花。”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街灯灿然,垂柳袅袅,高楼栉比,马路广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