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吸天日精,暮挹芝兰草。

周用明代〕《寄陈安平掌教 其二

君子有所思,所思在远道。朝吸天日精,暮挹芝兰草。

岁月积已多,龙蟠在洲岛。时运多变更,鹏起凌苍昊。

我欲观其人,朝夕在怀抱。江汉广且深,一步不可造。

山岳阻且修,一蹴不可到。起来为君歌,殷勤为君祷。

上寿三千岁,下寿一百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日芝兰

朝 zhāo/cháo《國語辭典》

朝 [ zhāo ]

  1. 早晨。如:「春朝」。《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2. 日、天。如:「有朝一日」、「成功在今朝」。《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3.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1. 有活力的。如:「朝氣蓬勃」。

朝 [ cháo ]

  1. 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
  2. 參拜神明。如:「朝聖」、「朝山」。《花月痕·第三回》:「前年三月初三夜,忽來與我作別,說要去南海朝觀音。」
  3. 對、向。如:「朝東」、「朝前」。
  1. 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如:「朝廷」。《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
  2. 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如:「漢朝」、「唐朝」、「崇禎朝」。
  3. 姓。如隋代有朝景煥。
吸 xī《國語辭典》

吸 [ xī ]

  1. 用口或鼻将气体引入体内。如:「吸气」、「吸烟」。《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2. 饮、喝。《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宋·陆游〈醉歌〉:「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
  3. 摄取、容纳。如:「吸取经验」、「吸收养分」。唐·张九龄〈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诗:「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天日 tiān rì
(1).天空和太阳,有时偏指太阳。《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款心赤实,天日是鉴。” 唐 杜牧 《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餘里,隔离天日。”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云霓在望,海澨欢腾。天日重光,神人喜溢。”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部队从遮盖天日的森林中,日夜行进。”
(2).喻天理或光明。《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怎么外官这们利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摺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 巴金 《纪念雪峰》:“他们妄想用这个决定让我一辈子见不了天日。”
(3).喻帝王。《宋书·武帝纪中》:“镇北将军臣 宗之 , 青州 刺史臣 敬宣 ,并是 裕 所深忌惮,欲以次除荡,然后倾移天日,於事可易。”  ——《漢語大詞典》
精 jīng《國語辭典》

精 [ jīng ]

  1. 良质纯净的米。《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庄子·人间世》:「鼓䇲播精,足以食十人。」
  2. 物质经过提炼后,纯净无杂质的部分。如:「酒精」、「香精」、「糖精」。
  3. 心神。如:「聚精会神」。《庄子·刻意》:「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
  4. 神怪称为「精」。如:「精怪」、「妖精」、「狐狸精」。
  5. 男性的精液。如:「遗精」、「射精」。
  1. 娴熟、擅长。如:「精通」。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金史·卷一一○·李献甫传》:「尤精左氏及地理学。」
  1. 细致、细密。与「粗」相对。如:「精细」、「精密」。《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
  2. 品质优良。如:「精盐」、「精兵」。《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3. 佳、最好。如:「精品」。《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妇女不彊,布帛不精。」
  4. 光、空。《水浒传·第二八回》:「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
  1. 极、甚、非常。如:「精湿」、「精瘦」。
  2. 全部、全数。《儒林外史·第五回》:「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不消半个更头,四百多银子又输得精光。」
暮 mù《國語辭典》

暮 [ mù ]

  1. 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如:「日暮」。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 天晚的。如:「暮烟」、「暮色」。
  2. 晚、将尽的。如:「暮年」、「暮春」、「天寒岁暮」。
  3. 衰颓的。如:「暮气沉沉」。
挹 yì《國語辭典》

挹 [ yì ]

  1. 舀取。《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2. 牵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 谦退、退让。《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4. 推崇。《北史·卷三八·裴文举传》:「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通「揖」。
芝兰(芝蘭)zhī lán
(1).芷和兰。皆香草。芝,通“ 芷 ”。《荀子·王制》:“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於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荀子·宥坐》作“芷兰”。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同人》:“南山芝兰,君子所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分若芝兰,坚逾胶漆。”
(2).喻优秀子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芝兰有秀,羔鴈成行。”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念荆花早年失偶,喜芝兰这回重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九:“生儿只识 秦 碑字,脆弱芝兰笑 六朝 。”参见“ 芝兰玉树 ”。  ——《漢語大詞典》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