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六郎 liù láng
(1).《旧唐书·杨再思传》:“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见宠倖, 再思 又諛之曰:‘人言 六郎 面似莲花; 再思 以为莲花似 六郎 ,非 六郎 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张昌宗 行六,故云。后用为咏莲之典实。 宋 陆游 《荷花》诗:“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 六郎 。” 明 徐渭 《红佛桑》诗之一:“都争茜颊堪千鎰,谁问莲花似 六郎 。” 鲁迅 《秋夜有感》诗:“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 六郎 。”
(2). 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 契丹 兵将,人称 杨六郎 。详见《宋史》本传。 ——《漢語大詞典》
(2). 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 契丹 兵将,人称 杨六郎 。详见《宋史》本传。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恃 shì《國語辭典》
恃 [ shì ]
動- 依賴、依仗。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廣韻·上聲·止韻》:「恃,依也,賴也。」《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 母親。《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六歲失怙恃,不為兄嫂所容,逐居外祖家。」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怜惜(憐惜)lián xī
爱惜;同情爱护。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春深欲落谁怜惜, 白侍郎 来折一枝。”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以其聪敏,多技艺, 齐王 与 贤懿 怜惜之,过於其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院中女伴的互相怜惜,互相爱护的光景,都使人有无限之赞叹!” ——《漢語大詞典》
君子 jūn zǐ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 高诱 注:“君子,国君。”
(2).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宋 王安石 《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3).旧时妻对夫之称。《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 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鸞。” 清 孙枝蔚 《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4).指 春秋 越国 的君子军。《国语·吴语》:“﹝ 越王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 齐 所谓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 越王 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参见“ 君子军 ”。
(5).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 毅 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问曰:‘君子,尔何姓?’”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6).美酒。《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
(7).竹之雅号。 宋 苏辙 《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 君子竹 ”。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宋 王安石 《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3).旧时妻对夫之称。《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 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鸞。” 清 孙枝蔚 《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4).指 春秋 越国 的君子军。《国语·吴语》:“﹝ 越王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 齐 所谓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 越王 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参见“ 君子军 ”。
(5).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 毅 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问曰:‘君子,尔何姓?’”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6).美酒。《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
(7).竹之雅号。 宋 苏辙 《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 君子竹 ”。 ——《漢語大詞典》
名称(名稱)míng chēng
(1).名号称谓。亦指事物名。《尹文子·大道上》:“名称者,别彼此而检虚实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官制废久矣,今其名称讹谬者多。”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字学》:“古今名称稍异,今之正书,乃古所谓隶书。” 丁玲 《团聚》:“一个孝子的名称,并不是我羡慕的。”
(2).名声。语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不疑 ﹞不好立名称,称为长者。”《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董扶 私谓 焉 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扶 ﹞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徵,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不就,名称尤重。” 宋 曾巩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其夫为吏有名称,夫人实相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人我认得他的,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漢語大詞典》
(2).名声。语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不疑 ﹞不好立名称,称为长者。”《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董扶 私谓 焉 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扶 ﹞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徵,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不就,名称尤重。” 宋 曾巩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其夫为吏有名称,夫人实相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人我认得他的,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绝奇 jué qí
无比奇特。 唐 刘长卿 《游四窗》诗:“ 四明山 絶奇,自古説登陆。” 明 刘基 《潜溪图歌为宋景濂赋》:“ 金华 山水天下希, 潜溪 龙门 尤絶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