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

蒋山卿明代〕《金陵览旧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
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小饮东山谢公傲然醉春风

小饮(小飲)xiǎo yǐn
(1).犹小酌。场面简单而随便的饮酒。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三诗人共诣旗亭,貰酒小饮。” 宋 柳永 《婆罗门令》词:“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良朋相遇,岂可分途,何不到旗亭小饮三杯?”
(2).小量地饮;略饮。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诸子》:“ 傅子 曰:‘人之学者,犹渴而饮河海也。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伊川 谓如羣饮於河,各充其量。” 清 查慎行 《立冬日小饮》诗:“牀头酒新熟,吾量殊易满。小饮即頽然,西窗有餘暖。”  ——《漢語大詞典》
东山(東山)dōng shān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沈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江青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漢語大詞典》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1.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谢公(謝公)xiè gōng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
傲然 ào rán
(1).高傲貌。《晏子春秋·谏下十五》:“﹝ 齐景公 ﹞带球玉而冠且,被髮乱首,南面而立傲然。” 晋 陶潜 《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宋 苏洵 《任相》:“彼人主傲然於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学者似的,很傲然。”
(2).坚不可屈貌。 陶铸 《松树的风格》:“去年冬天,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她提着竹篮子走着,傲然昂着头……给人一种不容轻薄,不容嘻笑的凛然气概。”  ——《漢語大詞典》
携 ( 攜 ) xié
携 [ xié ]
  1. 带:~手。~带。扶老~幼。
  2. 离,叛离:~离。~贰。
妓 jì《國語辭典》

妓 [ jì ]

  1. 古代以歌舞娱乐宾客的女子。如:「歌妓」、「舞妓」、「艺妓」。《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塞鸿秋〉曲:「一家家倾银注玉多豪富,一个个烹羊挟妓夸风度。」
  2. 今则专指卖淫的妇女。如:「娼妓」、「雏妓」、「妓女户」。
醉春风(醉春風)zuì chūn fēng
(1).词牌名。又名《怨东风》。参阅《词谱》十四。
(2).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乐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