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追忆旧游地,尽写风烟入缣素。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
恁高人在金鳌背,间看潮生烟渚外。
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
茫茫万顷沧浪中,屹立孤峰锁苍翠。
山巅扫石罗樽罍,宾主传杯不放杯。
骚客掀髯赋诗去,山童踏月携琴来。
剧谈浩饮不知醉,仰天大笑欢颜开。
倒著接罗欲起舞,乾坤清气入肺腑。
天边风月空四时,眼底江山自千古。
谢安蹑屐游东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楼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许。
满眼往事转头空,千年人物俱尘土。
人生光影若湍流,霜痕易点双鬓秋。
胸中勿着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我辈适意在行乐,古人所以秉烛游。
月山追忆旧游地,尽写风烟入缣素。
我来见画如见景,想像高唐犹可赋。
诸君后会应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与杖履相追随。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画歌此诗。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
恁高人在金鳌背,间看潮生烟渚外。
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
茫茫万顷沧浪中,屹立孤峰锁苍翠。
山巅扫石罗樽罍,宾主传杯不放杯。
骚客掀髯赋诗去,山童踏月携琴来。
剧谈浩饮不知醉,仰天大笑欢颜开。
倒著接罗欲起舞,乾坤清气入肺腑。
天边风月空四时,眼底江山自千古。
谢安蹑屐游东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楼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许。
满眼往事转头空,千年人物俱尘土。
人生光影若湍流,霜痕易点双鬓秋。
胸中勿着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我辈适意在行乐,古人所以秉烛游。
月山追忆旧游地,尽写风烟入缣素。
我来见画如见景,想像高唐犹可赋。
诸君后会应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与杖履相追随。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画歌此诗。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月山
明一统志丨丨废县在成都府资县境丨又丨丨在嘉兴府海盐县西南四十五里
又 丨在吉安府安福县西一百里山巅有石如月下有丨丨寺越又丨丨在庆远府城西二十五里
又月山寺在平卫西洪武二十一年建 ——《骈字类编》
又 丨在吉安府安福县西一百里山巅有石如月下有丨丨寺越又丨丨在庆远府城西二十五里
又月山寺在平卫西洪武二十一年建 ——《骈字类编》
追忆(追憶)zhuī yì
回忆;回想。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南史·蔡景历传》:“及 吴明彻 败,帝追忆 景歷 前言,即日追还,以为征南 鄱阳王 諮议。”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茅盾 《有志者》:“过去的追忆,似乎毕竟也还甜蜜。” ——《漢語大詞典》
旧游(舊游)jiù yóu
亦作“ 旧游 ”。
(1).昔日的游览。 唐 白居易 《忆旧游》诗:“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伪画致祸》:“当 高宗 南渡,追忆 汴京 繁盛,命诸工各想像旧游为图。”
(2).昔日游览的地方。 元 张弘范 《临江仙·忆旧》词:“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 明 文徵明 《宝幢寺寄石窝》诗:“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
(3).昔日交游的友人。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旧游日零落,新辈谁与伍?” 清 陈维嵩 《双头莲·留别集生》词:“重来客舍,但数此地旧游都谢。” ——《漢語大詞典》
(1).昔日的游览。 唐 白居易 《忆旧游》诗:“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伪画致祸》:“当 高宗 南渡,追忆 汴京 繁盛,命诸工各想像旧游为图。”
(2).昔日游览的地方。 元 张弘范 《临江仙·忆旧》词:“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 明 文徵明 《宝幢寺寄石窝》诗:“久客怀归问旧游,双娥精舍屋东头。”
(3).昔日交游的友人。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旧游日零落,新辈谁与伍?” 清 陈维嵩 《双头莲·留别集生》词:“重来客舍,但数此地旧游都谢。” ——《漢語大詞典》
地 dì/de《國語辭典》
地 [ dì ]
名- 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有时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 陆地。如:「高地」、「洼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尽其利」。
- 场所。如:「发祥地」、「目的地」、「根据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 区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台湾各地」。
- 地位、位置。如:「留余地」、「易地而处」。《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 心意、意志的领域。如:「颇有见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 本质、质地、底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 路程。如:「这里距离省城约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诗:「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 用于副词语尾。如:「忽地」、「蓦地」。
- 置于「立」、「坐」、「卧」等动词之后。相当于「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地 [ de ]
助-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后。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势渐渐地小了。」同「的 」。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 「盡 」的異體字。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 用笔作字:~字。~作。编~。
-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风烟 fēng yān
见“ 风烟 ”。 ——《漢語大詞典》
入缣(入缣)
后汉书明帝纪诏曰天下亡命殊死㠯下听得赎论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舂至司寇三匹其未发觉诏书到先自告者半入赎 ——《分类字锦》
素 sù《國語辭典》
素 [ sù ]
名- 白色的生絹。唐·杜牧〈杜秋娘〉詩:「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
- 事物的基本性質、根本。如:「因素」、「元素」、「色素」。《淮南子·俶真》:「是故虛無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 用絹帛寫的書信。《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唐·元稹〈魚中素〉詩:「重疊魚中素,幽緘手自開。」
- 真情、真誠。宋·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遠不忘君,未忍改常度。」通「愫」。
- 不包括蔥、蒜、韭的蔬菜食物。如:「禮佛吃素」。
- 樸質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流」。《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漢·高誘·注:「素,樸也。」
- 白色的。如:「素絲」、「素車白馬」。《禮記·雜記上》:「素錦以為屋而行。」《文選·左思·雜詩》:「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 一向的。如:「素志」、「素行」。《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緣紹素意,乃素尚代紹位。」
- 空的、平白的。如:「尸位素餐」。
- 平日的。如:「平素」、「素不相識」。《三國志·卷一一·魏書·張範傳》:「士不素撫,兵不練習,難以成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