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赵善括宋代〕《水调歌头(饯吴漕)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
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二年江右华节阳春

二年
唐 杜甫 送韦书记赴安西 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
唐 皮日休 寄同年韦校书 二年疏放饱江潭,水物山容尽足耽。
唐 徐夤 自咏十韵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唐 李建勋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骈字类编》
江右 jiāng yòu
(1). 江 西。指 长江 下游以西的地区。《晋书·文苑传序》:“至於 吉甫 、 太冲 , 江 右之才杰; 曹毗 、 庾阐 ,中兴之时秀。”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下官薄游 江 右,旅寄城隅。”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鹿洞》:“ 文公 益兴学,风声树 江 右。”
(2). 东晋 以后,称 西晋 和 北朝 魏 、 齐 、 周 统治下的地区为 江右 。与“江左”相对而言。《宋书·百官志下》:“ 武帝 初,分中卫置左右卫将军,以 羊琇 为左卫, 赵序 为右卫。二卫 江右 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 江左 无长史。”《南史·王琳传》:“ 琳 经莅 寿阳 ,颇存遗爱,曾游 江右 ,非无旧德。”  ——《漢語大詞典》
赖 ( 賴 ) lài
赖 [ lài ]
  1.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2.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着不走。
  3. 不承认:抵~。~账。~婚。
  4.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子。无~。
  5. 诬,怪罪:诬~。
  6. 不好,劣:好~。
  7. 姓。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华节(華節)huá jié
春节。《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阳,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节曰华节、芳节、良节、嘉节、韶节、淑节。”  ——《漢語大詞典》
布 bù《國語辭典》

布 [ bù ]

  1. 棉麻或絲綢織品的總稱。如:「棉布」、「紗布」、「帆布」、「布帛」。《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
  2. 古代的錢幣。《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漢·毛亨·傳:「布,幣也。」《史記·卷三十·平準書》:「虞夏之幣……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
  3. 姓。如元代有布景范。
  1. 宣告。如:「發布」、「頒布」、「宣布」、「開誠布公」。《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布告天下,咸使知聖朝有拘逼之難如律令。」
  2. 陳述。《左傳·成公十三年》:「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南史·卷六一·陳伯之傳》:「聊布往懷,君其詳之。」
  3. 設置、陳設。如:「布局」、「布署」、「布下圈套」、「警方已布下天羅地網,任歹徒插翅也難飛。」《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除舊布新,而斯風未殄。」
  4. 分散、散布。如:「遍布」、「烏雲密布」、「星羅棋布」。《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單于)​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三國演義·第八○回》:「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
阳春(陽春)yáng chūn
(1).春天;温暖的春天。《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 泲水 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於时。” 唐 酒肆布衣 《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2).比喻德政。 南朝 梁 沈约 《梁鼓吹曲·昏主恣淫慝》:“悠悠亿万姓,於此覩阳春。”
(3).比喻恩泽。 唐 欧阳詹 《上郑相公书》:“上天至仁之膏泽,厚地无私之阳春。”
(4).比喻温柔淫靡。《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叮嚀此去 姑苏城 ,花街莫听阳春声。”
(5).古歌曲名。是一种比较高雅难学的曲子。 汉 李固 《致黄琼书》:“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用以泛指高雅的曲调。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 蜀 琴抽《白雪》, 郢 曲发《阳春》。” 唐 白居易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参见“ 阳春白雪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