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

吕岩唐代〕《敲爻歌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
纵横逆顺没遮栏, 静则无为动是色。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
行歌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
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
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
不破戒,不犯淫,破戒真如性即沈。
犯淫坏失长生宝,得者须由道力人。
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
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
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
到此乡,非常客,姹女婴儿生喜乐。
洞中常采四时花,时花结就长生药。
长生药,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直万金。
谢天地,感虚空,得遇仙师是祖宗。
附耳低言玄妙旨,提上蓬莱第一峰。
第一峰,是仙物,惟产金花生恍惚。
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骨髓坚。
坚骨髓,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
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
真父母,送元宫,木母金公性本温。
十二宫中蟾魄现,时时地魄降天魂。
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
庚要生,甲要生,生甲生庚道始萌。
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
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
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
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
铅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
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
性须空,意要专,莫遣猿猴取次攀。
花露初开切忌触,锁居上釜勿抽添。
玉炉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
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气若行,真火炼,莫使玄珠离宝殿。
加添火候切防危,初九潜龙不可炼。
消息火,刀圭变,大地黄芽都长遍。
五行数内一阳生,二十四气排珠宴。
火足数,药方成,便有龙吟虎啸声。
三铅只得一铅就,金果仙芽未现形。
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境。
日精才现月华凝,二八相交在壬丙。
龙汞结,虎铅成,咫尺蓬莱只一程。
坤铅乾汞金丹祖,龙铅虎汞最通灵。
达此理,道方成,三万神龙护水晶。
守时定日明符刻,专心惟在意虔诚。
黑铅过,采清真,一阵交锋定太平。
三车搬运珍珠宝,送归宝藏自通灵。
天神佑,地祇迎,混合乾坤日月精。
虎啸一声龙出窟,鸾飞凤舞出金城。
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
铅池迸出金光现,汞火流珠入帝京。
龙虎媾,外持盈,走圣飞灵在宝瓶。
一时辰内金丹就,上朝金阙紫云生。
仙桃熟。摘取饵,万化来朝天地喜。
斋戒等候一阳生,便进周天参同理。
参同理,炼金丹,水火薰蒸透百关。
养胎十月神丹结,男子怀胎岂等闲。
内丹成,外丹就,内外相接和谐偶。
结成一块紫金丸,变化飞腾天地久。
丹入腹,非寻常,阴阳剥尽化纯阳。
飞升羽化三清客,各遂功成达上苍。
三清客,驾琼舆,跨凤腾霄入太虚。
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太虚之上修真士,朗朗圆成一物无。
一物无,唯显道,五方透出真人貌。
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诰。
传真诰,话幽情,只是真铅炼汞精。
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点枯骨,立成形,信道天梯似掌平。
九祖先灵得超脱,谁羡繁华贵与荣。
寻烈士,觅贤才,同安炉鼎化凡胎。
若是悭财并惜宝,千万神仙不肯来。
修真士,不妄说,妄说一句天公折。
万劫尘沙道不成,七窍眼睛皆迸血。
贫穷子,发誓切,待把凡流尽提接。
同越蓬莱仙会中,凡景煎熬无了歇。
尘世短,更思量,洞里乾坤日月长。
坚志苦心三二载,百千万劫寿弥疆。
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
这些功,真奇妙,分付与人谁肯要。
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召。
真至道,不择人,岂论高低富与贫。
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
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
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
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
腰间跨玉骑骄马,瞥见如同隙里尘。
隙里尘,石中火,何在留心为久计。
苦苦煎熬唤不回,夺利争名如鼎沸。
如鼎沸,永沈沦,失道迷真业所根。
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
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
三清路上少人行,畜类门前争入去。
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须守护。
若还缺一不芳菲,执著波查应失路。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
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
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
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轮回生死海

嗔 chēn《國語辭典》

嗔 [ chēn ]

  1. 生气、发怒。如:「嗔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
  2. 责怪、埋怨。唐·李贺〈野歌〉:「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红楼梦· 第三二回》:「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除 chú《國語辭典》

除 [ chú ]

  1. 去掉。如:「铲除」、「扫除」、「为民除害」、「排除万难」。
  2. 免掉旧官职,任命新官职。《文选·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三国演义·第一回》:「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都尉。」
  3. 更易、更换。如:「除岁」、「爆竹一声除旧岁」。
  4. 整治、修治。《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
  5. 用一数把另一数分成若干等分。如:「六除以二等于三。」
  1. 台阶。《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群臣扶掖莽,自前殿南下椒除。」唐·杜甫〈南邻〉诗:「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2. 数学上的运算方法之一。即除法。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法。」
  1. 表示不计算在内。如:「除非」、「除了教书外,晚上他还在大学进修。」
憨 hān《國語辭典》

憨 [ hān ]

  1. 愚笨、痴傻。如:「憨痴」、「憨笑」。
  1. 天真、樸實。如:「憨直」、「憨厚」、「憨態」、「憨狀可掬」。
改 gǎi《國語辭典》

改 [ gǎi ]

  1. 修改、修正錯誤。如:「批改」、「改衣服」、「朝令夕改」、「知錯能改,善莫大 焉。」
  1. 姓。如秦代有改產。
堕 ( 墮 ) duò/huī
堕 [ duò ]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堕 [ huī ]
    ◎ 古同“”,毁坏。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轮回(輪迴,輪廻)lún huí
      (1).循环。《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如此轮回,终何纪极?” 元 耶律楚材 《转灯》诗:“团团十方匝,轮迴莫能趓。”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用了这许多好材料,难道竟不过老是演一出轮回把戏而已么?”
      (2).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原意是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善恶业因,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有如车轮般旋转不停,故称。也称六道轮回、轮回六道。《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迴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空悲切,没理会,人生死是轮迴。”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鬼神》:“杀生及死祀,轮回万劫殃。” 马南村 《燕山夜话·古迹要鉴别》:“原来所谓‘舍身’是佛教的用语,意思是舍出生命,避免轮回的苦厄,祈求来生的幸福。”  ——《漢語大詞典》
      生死海 shēng sǐ hǎi
      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一:“动法性山,入生死海。” 五代 徐仲雅 《赠齐己》诗:“一言悟得生死海,芙蓉吐出琉璃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