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
虽微风物似扬州,茧栗初红已遽休。
手地戴端宜谁粉,夺攘无奈众苍头。
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
玉爵彩云谙往事,可因尤物作閒愁。
手地戴端宜谁粉,夺攘无奈众苍头。
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
玉爵彩云谙往事,可因尤物作閒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相谑(相謔)xiāng xuè
互开玩笑。多指男女间互相戏谑狎玩。《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伊其相謔, 郑 国所以云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饮间以闺阁相謔,颇涉狎褻。”《广西壮族文学》第五编第二章:“其歌类多男女相谑之词。” ——《漢語大詞典》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形-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何谓(何謂)hé wèi
(1).什么叫做;什么是。《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宋玉 《高唐赋》:“王曰:‘何谓朝云?’”
(2).为什么。《淮南子·道应训》:“ 白公 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 孔子 曰:‘何谓不可?’”《汉书·王嘉传》:“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3).说什么。用于表示愤慨。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 与功臣不薄。’子为 汉 臣,安得不云尔乎……昔 萧 樊 囚縶, 韩 彭 葅醢, 鼂错 受戮, 周 魏 见辜……何谓不薄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悬於君,何谓相送乎!”
(4).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 宋 司马光 《官失》:“ 迂叟 曰:‘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闻者骇曰:‘何谓也?’”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问目》:“人臣外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竟,有私事必因公事以行。兹之私行,何谓也?”
(5).干什么。谓,通“ 为 ”。《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晏婴》:“王谓左右曰:‘ 晏婴 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 齐 人,坐盗。’” ——《漢語大詞典》
(2).为什么。《淮南子·道应训》:“ 白公 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 孔子 曰:‘何谓不可?’”《汉书·王嘉传》:“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
(3).说什么。用于表示愤慨。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 与功臣不薄。’子为 汉 臣,安得不云尔乎……昔 萧 樊 囚縶, 韩 彭 葅醢, 鼂错 受戮, 周 魏 见辜……何谓不薄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悬於君,何谓相送乎!”
(4).指什么;是什么意思。用于询问。 宋 司马光 《官失》:“ 迂叟 曰:‘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闻者骇曰:‘何谓也?’”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问目》:“人臣外无私交,大夫非君命不越竟,有私事必因公事以行。兹之私行,何谓也?”
(5).干什么。谓,通“ 为 ”。《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晏婴》:“王谓左右曰:‘ 晏婴 辞辩,吾欲伤之。’坐定,缚一人来。王问:‘何谓者?’左右曰:‘ 齐 人,坐盗。’” ——《漢語大詞典》
不许(不許)bù xǔ
(1).不允许。《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爱 曹 、 卫 ,必不许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 怒,不许。” 唐 熊孺登 《日暮天无云》诗:“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茅盾 《昙》:“她时常想跑得远些,不愿长住在家中,然而父亲又不许。”
(2).不赞许,不佩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自古有的英雄,这将军,皆不许。”
(3).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如: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漢語大詞典》
(2).不赞许,不佩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自古有的英雄,这将军,皆不许。”
(3).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如: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漢語大詞典》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 掌管,主持:~家。~权。~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 应该:应~。理~。老~益壮。
- 抵敌:万夫不~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 顶端,头:瓦~。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合宜:恰~。适~。妥~。
-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 吃亏,受骗:上~。
-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阶 ( 階 ) jiē
阶 [ jiē ]
- 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除(台阶)。~墀(台阶)。~级。~下囚。台~。
- 等级,层次:~层。官~。军~。音~。
- 凭借:~缘(凭借,依附)。
- 由来:~祸。
- 途径:~段。
略 lüè《國語辭典》
略 [ lüè ]
名- 计谋、计划。如:「谋略」、「方略」、「战略」、「策略」。
- 概要、重点。如:「要略」、「史略」。《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
-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略统。
- 经营、治理。《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 夺取、攻占。《淮南子·兵略》:「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省去、简化。如:「省略」、「忽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
- 简要的。如:「略表」、「略图」。《荀子·非相》:「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 大致、稍微。如:「约略估计」、「略有所闻」、「略知一二」。《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形-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形-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留 liú《國語辭典》
留 [ liú ]
动- 停止。《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可疾去矣,慎毋留!」《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北救赵,至安阳,留不进。」
- 不使离开。如:「慰留」。《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
- 保存、保留。如:「留余地」、「留胡子」。《墨子·非儒下》:「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 遗下。如:「遗留」、「祖先留下丰富的遗产。」
- 注意。如:「留心」、「留意」、「留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