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余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缙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辨了着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余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缙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辨了着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闻孙(聞孫)wén sūn
指有声誉的子孙。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王之闻孙,世世多有。”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制》:“惟时闻孙,实朕良弼。” 清 顾炎武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骑箕化鹤,多不可追,哲嗣闻孙,往往而在。” ——《漢語大詞典》
趾美 zhǐ měi
谓继承发扬前辈的事业和美德。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若既克自敬勤,及先人存,趾美进士,续闻成宗,唯服任遂功,为孝子在不怠。” 马其昶 注引 曾国藩 曰:“‘趾美’,犹踵美。” 明 归有光 《丘恭人七十寿序》:“其有子若孙,能趾美前人。” 清 钱谦益 《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今吾儒硕,趾美前修。” ——《漢語大詞典》
德 dé《國語辭典》
德 [ dé ]
名-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贫 ( 貧 ) pín
贫 [ pín ]
-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 缺乏,不足:~乏。~血。~瘠。
-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 僧道谦称:~道。~僧。
清文 qīng wén
(1).清新俊雅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2).即满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 乾隆 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翻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指。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於 西华门 内。” ——《漢語大詞典》
(2).即满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 乾隆 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翻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指。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於 西华门 内。” ——《漢語大詞典》
高节(高節)gāo jié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庄子·让王》:“若 伯夷 、 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宋书·宗悫传》:“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炳 ( 宗炳 )素高节,诸子羣从皆好学。”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漢語大詞典》
(2).高尚的节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清 周亮工 《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之二:“ 箕山 高节推 徐干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耸的竹竿。竹有节,故称。 唐 方干 《方著作画竹》诗:“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故称。 唐 贾岛 《颂德上贾长侍》诗:“高节羽书期独传,分符 絳郡 滞长材。”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前人 qián rén
(1).从前的人。《书·大诰》:“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史记·周本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宋 梅尧臣 《朱武太博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诗:“愿君思前人,文雅庶未坠。”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2).前面的人。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夫前人唾者,发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前人唾而拭,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而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清 杜浚 《拓皋早发》诗:“后骑风相逐,前人影渐明。” 清 李渔 《连城璧》第三回:“ 太原 之人一来错认了前人之貌,二来误听了先入之言。起先既把假的当做真的,如今自然把真的当做假的了。” ——《漢語大詞典》
(2).前面的人。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夫前人唾者,发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前人唾而拭,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而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清 杜浚 《拓皋早发》诗:“后骑风相逐,前人影渐明。” 清 李渔 《连城璧》第三回:“ 太原 之人一来错认了前人之貌,二来误听了先入之言。起先既把假的当做真的,如今自然把真的当做假的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