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陈必复宋代〕《春日偕游响应山观瀑泉饮漱玉亭上分复磴拥危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乐此境物胜。
古寺临清潭,鸣泉落危磴。
孤亭上云雨,木末渺难认。
林深行渐迷,谷虚语相应。
阴壑号悲风,悬萝碍飞镫。
扫花坐寒石,意与幽事称。
崖巅记曾游,藓湿墨痕凝。
登高浩怀古,岁月如堕甑。
百年几朝昏,今昔一长凭。
道人苦将迎,颇亦厌车乘。
他时营菟裘,隙地傥可赠。
举杯酌山灵,兹语为我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野服乌角巾郊游乘兴

野服 yě fú
村野平民服装。《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孔颖达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晋书·隐逸传·张忠》:“ 坚 ( 苻坚 )赐以冠衣。辞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从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 清 屠文漪 《南歌子》词:“先生野服出寻诗,正是菊花天气好秋时。”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  ——《漢語大詞典》
乌角巾(烏角巾)wū jiǎo jīn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唐 杜甫 《南邻》诗:“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仇兆鳌 注:“角巾,隐士之冠。”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 元 杨维桢 《湖州作》诗之四:“ 湖洲 野客似 玄真 ,水晶宫中乌角巾。” 清 方文 《寿姚休那先生》诗:“田磽不饱青精饭,髮秃还飘乌角巾。”  ——《漢語大詞典》
郊游(郊遊)jiāo yóu
亦作“ 郊游 ”。 到郊外游览。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胜日好郊游,一带山川错如绣。”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上·人骨筯记》:“余春日郊游,过庵小憇。”  ——《漢語大詞典》
偶 ǒu《國語辭典》

偶 [ ǒu ]

  1. 用土、木、金属等材料雕塑的人像。如:「泥偶」、「木偶」。
  2. 同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3. 配偶。如:「怨偶」、「佳偶天成」。《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4. 姓。如明代有偶桓。
  1. 成双的。与「奇」相对。如:「二、四、六……都是偶数。」
  1. 碰巧、不是经常的。如:「偶遇」、「偶发」、「偶一为之」。
  2. 相对的。如:「偶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1. 婚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诗,吾当自择。」
  2. 对等、匹敌。《抱朴子·外篇·钧世》:「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咸以古诗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乘兴(乘興)chéng xìng
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临流乘兴,不惧归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