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怀自旷达,陶然乐天钧。

陈舜俞宋代〕《次韵酬郏郎中

直道焉不黜,士生常苦贫。
此语闻则旧,今见贤丈人。
三十取科第,初走州县尘。
清不受一毫,义或重万钧。
四十虽宦达,五十已邅屯。
有如车脱辐,挽之又埋轮。
南栖穷山中,茅屋无比邻。
瘦田两三棱,过半生荆榛。
年丰苦不饱,况复水旱频。
予常访其居,会合欢无垠。
念此太幽独,欲去弥伤神。
劝君胡不归,清霅多交亲。
旋闻理艅艎,送之彭蠡滨。
今来复相过,三见汀洲春。
虽云故乡乐,还似枯池鳞。
僧坊避风雨,所赖太守仁。
随衣度伏腊,计俸纾晡晨。
无妻眠抱影,失子泪沾巾。
穹苍杳难知,善人独不振。
公怀自旷达,陶然乐天钧。
作诗拟渊明,委形任屈伸。
所喜樽有酒,且乐圃有筠。
我思得高义,列鼎铺重茵。
馆之华堂上,岁与禾百囷。
使无寒饥顾,便可谢簪绅。
世俗念已薄,此邦非等伦。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怀旷达陶然乐天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怀 ( 懷 ) huái《國語辭典》
怀
  1. 「懷 」的異體字。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旷达(曠達)kuàng dá
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 宋 叶适 《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沈灿若 ﹞是 嘉兴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  ——《漢語大詞典》
陶然 táo rán
(1).醉乐貌。 晋 陶潜 《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觴,陶然自乐。”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居》诗:“ 鲁 史 蜀 琴旁,陶然举一觴;夕阳明岛屿,秋水浅池塘。” 明 高启 《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雷雨大作醉后走笔书壁间》诗:“三杯不觉已陶然,此身竟到无何有。” 清 曹寅 《饮浭酒》诗:“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 叶圣陶 《城中·前途》:“假如提起来斟着,就有淡玛瑙色的‘陈绍’流出来,触着鼻观便觉陶然。”
(2).喜悦、快乐貌。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人视之憒憒,而公陶然有以自乐,不顾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歌既闕,幽情畅,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混乎无象。” 郭沫若 《牧羊哀话》二:“西望那夕阳光里的金刚,色相庄严,云烟浮动,我的灵魂,早已陶然沉醉,脱壳优游。”  ——《漢語大詞典》
乐天(樂天)lè tiān
(1).谓乐于顺应天命。《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郑玄 注:“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 汤 事 葛 , 文王 事 昆夷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赵岐 注:“圣人乐行天道,如天无不覆也。”
(2).引申为安于处境而无忧虑。 晋 陶潜 《自祭文》:“勤靡餘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篇》:“随所处而安,曰‘安士’;随所事而安,曰‘乐天’。” 茅盾 《创造》:“第二件事使 君实 极感困难的,是 娴娴 的乐天达观的性格。”  ——《漢語大詞典》
钧 ( 鈞 ) jūn
钧 [ jūn ]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
  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
  3. 乐(yuè)调(diào):~弦。
  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