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七月 qī yuè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
七 qī《國語辭典》
七 [ qī ]
名- 介于六与八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 文体名。参见「七体 」条。
- 民俗称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为「作七」,由头七到尾七共需进行七次,称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孙惠蔚传》:「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只是点名应客,全无哀痛之意,七中便择日安葬。」
- (「七」字通常读为阴平,惟口语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之前时读为阳平,如:「七月」、「七个」。)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凉秋
李陵荅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 ——《分类字锦》
霁 ( 霽 ) jì
霁 [ jì ]
- 雨雪停止,天放晴:雪~。~色(像雨后晴空那样的颜色)。光风~月。
- 怒气消除:~颜。~威。色~。
千官 qiān guān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子宫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漢語大詞典》
锵佩(锵佩)
江淹为萧骠骑录尚书事到省表耀缨上序锵佩中轩 ——《分类字锦》
森 sēn《國語辭典》
森 [ sēn ]
形- 樹木濃密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森,木多貌。」《文選·左思·蜀都賦》:「皛貙氓於葽草,彈言鳥於森木。」
- 灰暗陰冷的樣子。如:「陰森」。唐·顧況〈遊子吟〉:「泬寥群動異,眇默諸境森。」
- 整肅、不可侵犯的。如:「法度森嚴」。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 眾多的。如:「森列」、「森羅萬象」。《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幢 chuáng/zhuàng《國語辭典》
幢 [ chuáng ]
名- 旌旗一类的东西。如:「旌幢」、「幡幢」。
- 量词。计算房屋的单位。如:「一幢房子」。
幢 [ zhuàng ]
名- 后妃舟车上形状像车盖的帷幔。《隋书·卷一○·礼仪志五》:「其箱饰以翟羽,黄油幢黄里。」
卫 ( 衛 ) wèi
卫 [ wèi ]
-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
- 防护人员:警~。后~。
-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
-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