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知遁甲,笑客问勾庚。

赵师秀宋代〕《

教人知遁甲,笑客问勾庚。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教人遁甲

教人
后汉书蔡邕传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  ——《分类字锦》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遁甲 dùn jiǎ
古代方士术数之一。起于《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盛于 南北朝 。神其说者,以为出自 黄帝 、 风后 及 九天玄女 ,皆妄诞。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遁甲”。《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 李贤 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今书《七志》有《遁甲经》。”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 河 隍。”《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而俗夸遁甲术者,谓人能入地奔驰。”一说,“遁甲”当云“循甲”,以六甲循环推数,遁即“循”字。参阅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客 kè《國語辭典》

客 [ kè ]

  1. 宾,相对于主人而言。如:「宾客」、「请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礼记·曲礼下》:「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 做生意、买卖等的人对顾主的称呼。如:「顾客」、「乘客」、「客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既平,愈客甚谨。」《老残游记·第五回》:「渐渐的打尖的客陆续都到店里。」
  3. 泛称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类特长的人。如:「镖客」、「掮客」、「说客」、「 政客」、「珠宝客」。
  4. 寄食贵族豪门的人。如:「食客」、「门客」。《战国策·齐策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刁氏素殷富,奴客纵横。」
  5. 寄旅于外的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杜甫〈中夜〉诗:「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6. 泛称人。如:「旅人过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7. 量词。计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单位。如:「他点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8. 姓。如汉代有客孙。
  1. 寄居、旅居。《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会天下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2. 以客礼相待。《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唐·司马贞·索隐:「是谓客礼以接待也。」
  1. 次要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朱子周易本义》:「传为主,经为客。」
  2.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如:「客观」。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勾 gōu/gòu《國語辭典》

勾 [ gōu ]

  1. 弯曲的物体。如:「衣勾」、「鱼勾」。同「钩 」。
  2. 一种书写符号,表示删除、截取或答案正确。如:「书写正确的请打勾。」
  3. 姓。如宋代有勾涛。
  1. 挑动、引起。元·张可久〈醉太平·金华洞冷〉曲:「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红楼梦·第九五回》:「偶沾寒气,勾起旧病。」
  2. 选取、徵调。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今奉上司差遣,著我勾秋胡当军,走一遭去。」
  3. 删掉、取消。如:「新愁旧恨,一笔勾销。」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4. 暗地相通。如:「勾结」。《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沈炼因失职 怨望,教浩等煽妖作幻,勾虏谋逆。」
  5. 描绘。如:「勾勒」、「勾出轮廓来。」
  6. 一种烹饪方法。用芡粉或面粉使菜肴、汤汁浓稠。如:「勾卤」、「勾芡」。

勾 [ gòu ]

  1. 探取。如:「他伸长了手去勾架上的书。」
  1. 足够。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刷选室女,已选勾九十九名。」同「够 」。
庚 gēng《國語辭典》

庚 [ gēng ]

  1. 天干的第七位。
  2. 年龄、年岁。如:「同庚」、「贵庚」。
  3. 姓。如唐代有庚季良。
  1. 偿付。《礼记·檀公下》:「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汉·郑玄·注:「庚,偿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