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簇何郎雾夕诗,微波脉脉解通辞。

朱景英清代〕《夏夜咏庭前杂卉四首

小簇何郎雾夕诗,微波脉脉解通辞。怜渠欲堕犹开候,月下风前尔许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何郎雾夕微波脉脉通辞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1.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1.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2.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3.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1.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1.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簇 cù《國語辭典》

簇 [ cù ]

  1. 聚拢。唐·黄滔〈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多少欢娱簇眼前,浔阳江上夜开筵。」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词:「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1. 聚集成堆或成团的物体。如:「花团锦簇」。宋·杨万里〈再和罗武冈钦若酴醿长句〉:「春风一夜吹滕六,旋落旋销不成簇。」
  2. 量词。计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单位。《水浒传·第五回》:「过了一条板桥,远远地望见了一簇红霞。」《红楼梦·第五回》:「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
  1. 很、全。《红楼梦·第二八回》:「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署院举目一看,见他二人穿的都是簇新的袍褂。」
  2. 聚集、围绕。如:「簇拥」、「簇捧」。
何郎 hé láng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漢語大詞典》
雾夕(雾夕)
唐 李商隐 漫成三首 其三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骈字类编》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微波 wēi bō
(1).微小的波浪。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引纤缴,扬微波,折清风而殞。” 唐 许浑 《泛五云溪》诗:“急瀨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宋 朱熹 《喜晴》诗:“衝颷动高柳,渌水澹微波。” 峻青 《秋色赋·海娘娘》:“每当晴朗的早晨或是静谧的月夜,海上风平浪静,微波不兴。”
(2).犹余波。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 永嘉 时,贵 黄 老 ,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 江 表,微波尚传。” 卷盦 《〈蔽庐丛志〉序》:“景丛誌而仰止,羗寄意於微波。”
(3).指女子的眼波。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懽兮,託微波而通辞。” 清 黄遵宪 《都踊歌》:“中有人兮通微波,荷荷!貽我釵鸞兮餽我翠螺,荷荷!” 高旭 《赠沈孝则》诗:“惆悵佳人留片影,愿将心事託微波。”
(4).物理学名词。指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如,无线电通讯中指波长在1毫米至30厘米之间的电磁波。  ——《漢語大詞典》
脉脉(脈脈)mò mò
亦作“脉脉”。
(1).同“ 眽眽 ”。凝视貌。《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颜师古 注:“脉脉,视貌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南朝 梁 萧子显 《日出东南隅行》:“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
(2).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千金纵买 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 舒群 《少年chén女》七:“母女骨肉的脉脉之情,从她们默默的亲切的姿影空隙中间,无限地静悄悄地倾泻出来。”
(3).犹默默。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诗:“僮僕强与言,相惧终脉脉。”《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弼 后语 熲 :皇太子於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 弼 力,何脉脉邪?” 胡三省 注:“脉脉,有言不得吐之意。” 邹鲁 《黄花冈》诗:“冈上黄花冈下魂,精灵相通竟脉脉。”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连绵不断貌。 明 陈所闻 《闺怨》曲:“机中锦字添,镜里朱颜变,脉脉春愁,都付鶯和燕。”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凤脛灯青香篆寒,寻思脉脉未成眠。”《红楼梦》第四五回:“秋霖脉脉,阴晴不定。”  ——《漢語大詞典》
解 jiě/jiè/xiè《國語辭典》

解 [ jiě ]

  1. 分割、剖分。如:「解剖」。《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解黿。」《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2. 分裂、分散。如:「瓦解」、「溶解」、「難分難解」。
  3. 打開、鬆開、鬆脫。如:「解扣子」、「解開繩子」、「寬衣解帶」。
  4. 免除、消除。如:「解圍」、「解悶」、「解救」、「解渴」、「調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5.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釋」、「辯解」。
  6. 曉晤、明白、清楚。如:「理解」、「了解」、「費解」、「大惑不解」。
  7. 排出汗水或大小便。如:「小解」。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8. 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1. 文體名。古代文體之一,旨在辯論解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賢者著述曰傳、曰記、曰章句、曰解、曰論、曰讀。」《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乃作進學解以自諭。」
  2. 答案。如:「不得其解」。
  3. 見識、看法。如:「獨到的見解」。

解 [ xiè ]

  1. 鬆懈、懈怠。《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虜久屯聚,解弛。」
  1. 參見「解縣 」條。
  2.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解狐。

解 [ jiè ]

  1. 參見「解元 」條。
  2. 官署、官吏辦公的地方。《商君書·墾令》:「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槩。」《文選·左思·吳都賦》:「屯營櫛比,解署棋布。」
  1.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下喝賜錢酒賞犒捉事人,解這崔寧到臨安府,一一從頭供說。」
  2. 典當、抵押。《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贖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3. 租用、租借。《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楊三官人同那妻子和當直去客店,解一房歇泊。」《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當日天色晚,見一所客店,姊妹兩人解了房,討些飯喫了。」
通辞(通辭)tōng cí
(1).呈递书面意见。《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大明 时,资供丰厚,而用常不足,赊市百姓物,无钱可还。民有通辞求钱者,輒题后作‘原’字。”
(2).传达话语。《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 唐 贾公彦 疏:“未行纳采已前,男父先遣媒氏女氏之家,通辞往来,女氏许之,乃遣使者行纳采之礼。” 唐 元稹 《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九尾龟》第十八回:“只见他盈盈欲语,羌巧笑以含情;怯怯回眸,欲通辞而未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