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大有 dà yǒu
(1).《易》卦名。即乾下离上。象征大,多。《易·序卦》:“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高亨 注:“《大有》,所有者大,所有者多也。”
(2).丰收。 唐 储光羲 《观竞渡》诗:“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明 徐渭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诗:“明年从大有,连岁却餘殃。”《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 ——《漢語大詞典》
(2).丰收。 唐 储光羲 《观竞渡》诗:“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明 徐渭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诗:“明年从大有,连岁却餘殃。”《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 ——《漢語大詞典》
书 ( 書 ) shū
书 [ shū ]
-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 信:~信。~札。~简。~函。
- 文件:证~。说明~。
-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 字体:草~。隶~。楷~。
-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名-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须 ( 須 鬚 ) xū
须 [ xū ]
-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 〔~臾〕片刻,一会儿。
-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痛饮(痛飲)tòng yǐn
尽情地喝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孝伯 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诗:“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水浒传》第二三回:“ 柴进 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王西彦 《夜宴》六:“他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议论,提议加速度猜拳痛饮。” ——《漢語大詞典》
朝来(朝來)zhāo lái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漢語大詞典》
虾蟹(虾蟹)
北史齐文宣帝纪天保八年春三月大热人或暍死夏四月庚午诏禁取虾蟹蚬蛤之类唯许私家捕鱼性神异经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馀袒身捕虾蟹 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任图绘宝鉴刘志寿字伯龄密县人聪颖能诗以世业 南京钦天监五官灵台郎善写翎毛尤长虾蟹落笔潇洒活动可爱之蟹谱见狸鼠下 韩愈祭鳄鱼文见鲸鹏下 刘定 御沟鱼赋与虾蟹而争能共蝘蜓而炫誇成白居易东南行见虎貙下 苏轼孙莘老寄墨诗诗 自一笑故疾逄虾蟹 ——《骈字类编》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渔舠(漁舠)yú dāo
一种刀形的小渔船。 唐 陆龟蒙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晴沟涨春緑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清 黄景仁 《湖楼夜起》诗:“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