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何时(何時)hé shí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漢語大詞典》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漢語大詞典》
放发(放髮)fàng fà
披散头发。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见其门不闭,登其堂不关,入其室不守,放髮僵卧无所惧。”《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若不获请, 备 当放髮归於山林。” ——《漢語大詞典》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 「從 」的異體字。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会 ( 會 ) huì/kuài
会 [ huì ]
-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
-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
- 彼此见面:~面。~见。
- 付钱:~账。~钞。
- 理解,领悟,懂:~心,体~。
- 能,善于:~游泳。~英语。
-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
-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
- 恰好,正好:~天大雨。
- 一小段时间:~会儿。
- 总计:~计(❶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❷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 姓。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动-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动-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名-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苍烟(蒼煙)cāng yān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漢語大詞典》
卧 wò
卧 [ wò ]
-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钓舟(釣舟)diào zhōu
犹渔船。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钓舟画彩鷁,渔子服冰紈。” 唐 李涉 《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元 刘秉忠 《溪上》诗:“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