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虽异生,宰割田一轨。

项安世宋代〕《水图诗寿王丞相

水于天地间,体物而不倚。
其数为天一,众有之所始。
其辰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为智端,非非而是是。
其声为羽音,宇覆而物止。
精为九霄月,脉为百川水。
上为云千峰,下为雾五里。
春雨散膏腴,秋霜敛华靡。
露滋夏畦活,雪唤冬麦起。
五行虽异生,宰割田一轨。
火蒸妃合卺,金铸母生子。
凿土得乱泉,斲木出脂髓。
瀑垂石山巅,汞出砂坑里。
盛德其神乎,有生皆具此。
虽然此其源,万变难比拟。
盍往观其流,庶几有穷已。
前稽夏书意,后考周雅旨。
河为中国经,江作南邦纪。
济溢陶邱阴,汉合武昌涘。
桐柏濬灵源,鸟鼠导幽趾。
弱水沈一毛,泾泥灌水埤。
八水壮函秦,三川贯熊耳。
汾潞表参墟,睢漳雄楚芈。
洞庭汨南放,彭蠡浩东迤。
震泽古垂声,巢湖晚呈诡。
东南有巨海,万派所奔委。
有海无乾坤,朝昏浸渊燬。
或云尾闾泄,难测大荒理。
源流皆莫究,却立但瞪视。
小人竟何如,但识农圃技。
蓄为陂与塘,凿为沼与沚。
大者川浍储,小者沟洫偫。
蔬畦行溉泽,花径分汛洒。
麦畴散馀润,稻犬入清瀰。
掘井资釜鬵,渔溪得鲂鲤。
暑饮救行暍,舟泛苏{左足右斤}履。
温瘳病夫痬,寒漱居士齿。
追惟平生事,日用无不以。
誓言报之德,反复谋诸已。
嗟叹之不足,咏歌聊复尔。
形容万分一,赖有真画史。
淋漓元气湿,浩荡入神鬼。
朝瞻首九顿,暮拜膝再跪。
置之茅檐中,惊嚇走童稚。
共惟大丞相,盛德宜此比。
智如源之深,泽如委之被。
穷测理难言,沾丐人自喜。
清台候鹑火,成数肇弧矢。
小人有溪芹,不敢持送似。
再拜献此图,与水千万禩。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五行宰割一轨

五行 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书·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 疏:“五行,水、火、金、木、土也。”《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备万斋》:“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
(2).旧时星相家以五行生尅推算命运。因亦用以称命运。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明 沈受先 《三元记·议亲》:“药无功、神不灵,祸福难明也,须请星士前来问五行。”
(3).五种行为。《礼记·乡饮酒义》:“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4).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5).乐舞名。《史记·孝文本纪》:“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 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武德》, 高祖 所作也。《文始》, 舜 舞也。《五行》, 周 舞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文始》《五行》, 唐 后亦闕。”
(6).《五行志》的简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五行》《艺文》, 班 补 子长 之闕。”《通志·总序》:“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7).五种德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汉 儒尚符瑞,以龙麟凤龟为四灵,后增騶虞,以配五行。曰龙仁兽,凤礼兽,騶虞义兽,龟麟知与信兽,诬罔可知。”
(8).五种德行。孝的五行:庄、忠、敬、笃、勇。《吕氏春秋·孝行》:“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9).五种德行。将的五行:柔、刚、仁、信、勇。《淮南子·兵略训》:“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陵也。”
(10).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宰割 zǎi gē
(1).支配,分割。 汉 贾谊 《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唐 孟郊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清 顾炎武 《昔有》诗:“昔有 楚 项羽 ,宰割封侯王。”
(2).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四章:“任何想称霸世界的人,妄图宰割我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屠宰。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充乎宰割之用者,必爱乎芻豢者也;给乎煎熬之膳者,必安乎庭立者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有某丐者,善屠狗,生平宰割,不可胜计。” 巴金 《灭亡》第十章:“我每看见它们在活泼跳跃,就想到被人宰割烹好端上桌子的时候,我底小小的心就不舒服了。”  ——《漢語大詞典》
田 tián《國語辭典》

田 [ tián ]

  1. 土地。如:「稻田」、「梯田」、「瓜田李下」、「蔗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执曹君,而分曹魏之田以赐宋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2. 可开采某些资源的地带。如:「煤田」、「盐田」。
  3. 姓。如战国时魏有田子方。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耕种。《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通「佃」。
  2. 打猎。如:「田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国语·齐语》:「田、狩、罼、弋,不听国政。」通「畋」。
一轨(一軌)yī guǐ
(1).一条车道。指一辆车。《周礼·地官·遂人》“洫上有涂” 汉 郑玄 注:“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
(2).谓政治上的统一。《晋书·苻坚载记下》:“ 晋武 若信朝士之言而不征 吴 者,天下何由一轨!”《魏书·崔鸿传》:“歷 文 、 景 之怀柔蛮夏, 世宗 之奋扬威武,始得 凉 、 朔 同文, 牂 、 越 一轨。”《新唐书·宗室传赞》:“列郡之制,始天下一轨,敝则世崩俱溃,然而戡定者易为功,故其为害也短。”参见“ 一轨同风 ”。
(3).一种途径。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一:“浮生虽多途,趋死惟一轨。”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四:“持此礼觉王,贤圣总一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