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焰。

项安世宋代〕《送庄贤良赴召试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
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
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
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
剩想尧眉乐,深垂舜目谦。
有怀天变数,无计士风廉。
庶证方如此,君行得滞淹。
六题聊复尔,制策待韬钤。
久噎须详吐,沈疴与痛砭。
一扶媮意立,尽解结喉箱。
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焰。
宏开九县赤,永息万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弃荆宜入蜀,比素讵将缣。
逐食俱随雁,论心偶类鹣。
雅怀钦粹淑,盛事惬窥觇。
从此迟为圃,它年说作监。
因声到邛僰,市肆觅疏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人士回生乾坤

人士 rén shì
(1).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郑玄 笺:“古明王时,都人之有士行者。”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於是 东都 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2).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冰心 《斯人独憔悴》:“中外人士,都很赞美的。”
(3).指文人,士人。《北齐书·恩倖传·韩凤》:“ 凤 於权要之中,尤嫉人士……若见武职,虽厮养末品亦容下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人士因有用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 清 姚鼐 《送余伯扶重游武昌》诗:“ 皖 中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4).民众。《后汉书·邓骘传》:“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飢,死者相望。”  ——《漢語大詞典》
回生(迴生)huí shēng
(1).复苏。《医宗金鉴·头面部·颠顶骨》:“夫冲撞损伤,则筋脉强硬,频频揉摩,则心血来復,命脉流通;即可回生。”
(2).已经改变的情况又回复到原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一:“群众的阶级觉悟没有真正普遍地提高,屯子里存在着回生的情况。”
(3).指已经学会的东西又感到生疏。
再生,复生。 唐 李商隐 《寓怀》诗:“草为迴生种,香缘却死熏。”  ——《漢語大詞典》
气 ( 氣 ) qì《國語辭典》

气 [ qì ]

  1. 云气。《说文解字·气部》:「气,云气也。」清·段玉裁·注:「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乾坤 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振 zhèn《國語辭典》

振 [ zhèn ]

  1. 举起。《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王勃〈上刘右相书〉:「朽索充羁,不收奔马之逸;轻缗振网,或随吞舟之势。」
  2. 摇动、抖动。《诗经·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楚辞·王襃·九怀·尊嘉》:「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3. 奋发。如:「士气大振」、「萎靡不振」。
  4. 震撼。如:「威振天下」。唐·孟郊〈感怀〉诗八首之一:「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通「震」。
  5. 发放、开放。《左传·文公十六年》:「自庐以往,振廪同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论漪结,木性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6. 救济、救助。《礼记·月令》:「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通「赈」。
  1. 姓。如宋代有振纪。

振 [ zhēn ]

  1. 参见「振振」(二)​条。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焰 yàn《國語辭典》

焰 [ yàn ]

  1. 物體燃燒時發出光熱的部分。如:「火焰」、「赤焰」。俗稱為「火苗」。
  2. 比喻氣勢、威勢。如:「氣焰逼人」、「敵焰囂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