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

杜甫唐代〕《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
太后当朝肃,多才接迹升。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鹍鹏。
宴引春壶满,恩分夏簟冰。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
近有风流作,聊从月继征。放蹄知赤骥,捩翅服苍鹰。
卷轴来何晚,襟怀庶可凭。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回首追谈笑,劳歌跼寝兴。年华纷已矣,世故莽相仍。
刺史诸侯贵,郎官列宿应。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
乳rP号攀石,饥鼯诉落藤。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凭久乌皮折,簪稀白帽棱。林居看蚁穴,野食行鱼罾。
筋力交凋丧,飘零免战兢。皆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
姹女萦新裹,丹砂冷旧秤。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炼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养生终自惜,伐数必全惩。
政术甘疏诞,词场愧服膺。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
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王褚薛

学 ( 學 ) xué
学 [ xué ]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1.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2.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1.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2.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1.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1. 参见「并州 」条。
  2.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卢王(盧王)lú wáng
初 唐 文学家 卢照邻 与 王勃 的并称。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三:“纵使 卢王 操翰墨,劣於 汉 魏 近《风》《骚》。”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虢州岑长史三十韵》:“举天悲 富 骆 ,近代惜 卢 王 。”  ——《漢語大詞典》
敏 mǐn《國語辭典》

敏 [ mǐn ]

  1. 疾速、灵巧。如:「敏捷」、「灵敏」。
  2. 聪慧。如:「聪敏」、「敏慧」。《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
  1. 勤奋、勤勉。《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1. 才能。《国语·齐语》:「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书 ( 書 ) shū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偕 xié《國語辭典》

偕 [ xié ]

  1. 共同、一起。如:「偕行」、「偕入」。《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 皆、全部。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划一、使整齐。《管子·幼官》:「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
  2. 比、并。唐·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序〉:「受学之众,他莫能偕也。」《太平广记·卷五三·金可记》:「精勤为事,人不可偕也。」

偕 [ ​jiē ]

  1. (一)​之又音。
褚薛 chǔ xuē
初 唐 书法家 褚遂良 、 薛稷 的并称。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学并 卢 王 敏,书偕 褚 薛 能。”  ——《漢語大詞典》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