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清远。
李珏〔宋代〕《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枫叶浓於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清远。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忆昔鸥湖莺苑。鹤帐梅花屋,霜月後、记把山扉牢掩。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翦。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忆昔鸥湖莺苑。鹤帐梅花屋,霜月後、记把山扉牢掩。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翦。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怕 pà《國語辭典》
怕 [ pà ]
动- 恐惧、害怕。如:「贪生怕死」、「妳怕不怕雷电交加的夜晚?」唐·杜甫〈丽春〉诗:「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 担心、疑虑。如:「我怕你累著了。」、「我怕他别有用心。」
- 可能、或许、大概。表猜测。如:「这堆橘子怕有十来斤吧!」《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怕不也有二十五六岁,他对人自说二十一岁。」
- 岂、难道。表反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怕不要周全?只是关著财利上事,连夫妻两个,心肝不托著五脏的。」《老残游记·第五回》:「他再有个长短,这家业怕不是众亲族一分?」
- 如果、倘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三出》:「梅香,怕有赏春佳客来买酒,你与我安排了酒器,整顿则个。」《董西厢·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个,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觑我么?」
- 姓。如唐代有怕善,宋代有怕篯。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副-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阳关曲(陽關曲)yáng guān qǔ
(1).琴曲名。即《阳关三迭》。详“ 阳关三叠 ”。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 阳关 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 阳关 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漢語大詞典》
奈 nài《國語辭典》
奈 [ nài ]
动- 堪、经得起。《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过度,则熇蒸之气不可奈。」通「耐」。
- 对付、安顿、处置。通常与「何」连用。《国语·晋语二》:「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 表示意外转折的语气。如:「怎奈计划不周,以致发生困难。」、「他本性不坏,无奈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短笛 duǎn dí
(1).古横吹管乐器,竹制。《晋书·律历志上》:“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 宋 陈旸 《乐书》卷一四九:“今乐府所用短笛长尺有咫。”
(2).泛指短小的笛。 宋 雷震 《村晚》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刘半农 《回声》诗:“他拿着支短笛,应着潺潺的流水声,呜呜的吹着。”
(3).西洋管乐器名。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短小的笛。 宋 雷震 《村晚》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刘半农 《回声》诗:“他拿着支短笛,应着潺潺的流水声,呜呜的吹着。”
(3).西洋管乐器名。 ——《漢語大詞典》
唤起 huàn qǐ
(1).叫醒。 唐 杜甫 《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宋 苏轼 《有美堂暴雨》诗:“唤起謫仙泉洒面,倒倾鮫室泻琼瑰。” 宋 陆游 《细雨》诗:“美睡常嫌鶯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2).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3).触动;激发。 巴金 《春》一:“打动她的心,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
(4).鸟名。 唐 韩愈 《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洪兴祖 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於春晓鸣,江南谓之春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参见“ 报春鸟 ”。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3).触动;激发。 巴金 《春》一:“打动她的心,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
(4).鸟名。 唐 韩愈 《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洪兴祖 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於春晓鸣,江南谓之春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古有催明之鸟,名唤起者,盖即此也。”参见“ 报春鸟 ”。 ——《漢語大詞典》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清远(清遠)qīng yuǎn
(1).清明,高远。《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三国 魏 王弼 注:“进处高洁,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峩峩清远,仪可贵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会稽 贺生 体识清远,言行以礼。”《南史·柳世隆传》:“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 明 唐顺之 《送彭通判致仕序》:“且君之居官,清远閒散,翛然絶不以声利自污。”《再生缘》第四回:“精神清远真非俗,风度温柔果出羣。”
(2).清美,幽远。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宋 苏轼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黄州 山水清远,土风厚善。”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郑 许 田野间,二三月有一种花,蔓生,其香清远。” 清 恽敬 《西园记》:“ 敬 行天下山水, 浙 西 严陵江 上,最为清远。” ——《漢語大詞典》
(2).清美,幽远。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宋 苏轼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黄州 山水清远,土风厚善。”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郑 许 田野间,二三月有一种花,蔓生,其香清远。” 清 恽敬 《西园记》:“ 敬 行天下山水, 浙 西 严陵江 上,最为清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