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署 shǔ《國語辭典》
署 [ shǔ ]
名- 官吏办公的地方。如:「官署」、「公署」。
- 政府机关的组织单位。如:「卫生署」、「环保署」。
- 姓。如汉代有署奎。
署 [ shù ]
动- 布置、安排。如:「部署就绪」。
- 签写、题写。如:「签署」、「署名」。《汉书·卷五四·苏建传》:「署其官爵姓名。」
- 暂代或试充某种职务。《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清史稿·卷三九三·周天爵传》:「星沅既疏请特简总统督师,寻病殁,命天爵暂署钦差大臣。」
仙郎 xiān láng
亦作“僊郎”。
(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漢語大詞典》
(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丽唱(麗唱)lì chàng
清丽的唱词。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名-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嗟 jiē《國語辭典》
嗟 [ jiē ]
歎- 表示感傷、哀痛的語氣。唐·韓愈〈祭田橫墓文〉:「死者不復生,嗟余去此其從誰!」唐·張籍〈西州〉詩:「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 表示贊美的語氣。《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嗟乎!此真將軍矣!」
- 招呼聲。《書經·費誓》:「公曰:『嗟!人無譁,聽命。』」《禮記·檀弓》:「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 發語詞,無義。《文選·張衡·西京賦》:「群窈窕之華麗,嗟內顧之所觀。」
嗟 [ jiè ]
- 參見「咄嗟 」條。
嗟 [ juē ]
- (一)之又音。
池草
唐 白居易 六十六 其二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骈字类编》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迷魂 mí hún
(1).迷惑的灵魂。 唐 李贺 《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似这等虚张情网,空摄迷魂,他犯何辜,受此羈縲。”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有长辈就扇了他一个耳光,原本是要将他的迷魂打走。”
(2).指魂无所归依。 唐 李商隐 《楚宫》诗:“ 湘 波如泪色漻漻, 楚 厉迷魂逐恨遥。” 冯浩 笺注:“鬼无依则为厉, 楚 厉为 屈大夫 。”
(3).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緐如堆。”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虽其中妍媸各别,而芬芳罗綺,嘹喨笙歌,皆足使裙屐少年迷魂荡志也。” ——《漢語大詞典》
(2).指魂无所归依。 唐 李商隐 《楚宫》诗:“ 湘 波如泪色漻漻, 楚 厉迷魂逐恨遥。” 冯浩 笺注:“鬼无依则为厉, 楚 厉为 屈大夫 。”
(3).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緐如堆。”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虽其中妍媸各别,而芬芳罗綺,嘹喨笙歌,皆足使裙屐少年迷魂荡志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