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边鹳鹤鸣高垤,道上狐狸笑弊衣。

袁凯明代〕《归来

淮甸西风送客归,江潭落木正飞飞。
屋边鹳鹤鸣高垤,道上狐狸笑弊衣。
濯足每嫌秋岸冷,摊书还趁夕光微。
倦游季子真相似,独有贤妻肯下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屋边鹳鹤鸣高道上狐狸弊衣

屋边(屋边)
唐 杜荀鹤 书斋即事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骈字类编》
鹳鹤(鸛鶴)guàn hè
泛指鹤类。 唐 杜甫 《宿江边阁》诗:“鸛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明 唐顺之 《雁训》:“于是鸛鹤为之罢唳,鳱鴡为之噤舌。” 清 顾炎武 《京口》诗之二:“云浮鸛鹤春空远,水拥蛟龙夜月閒。”  ——《漢語大詞典》
鸣高(鳴高)míng gāo
自鸣清高。 清 袁枚 《答两江制府尹公书》:“ 枚 已申明情节,由 江宁 转报,此实乌鸟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鸣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陈亦韩 ﹞归里后,著书设教,垂三十年。大臣以经学荐,特旨赏国子监司业衔。先生天爵自重,原非借此鸣高,而望实交孚,必不终听其湮没,营营者可以悟已!”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不但是《西游记》里的魔王,吃人的时候必须童男和童女而已,在人类中的富户豪家,也一向以童女为侍奉,纵欲,鸣高,寻仙,采补的材料。”  ——《漢語大詞典》
垤 dié《國語辭典》

垤 [ dié ]

  1. 蚂蚁穴口的小土堆。《诗经·豳风·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汉·毛亨·传:「垤,螘冢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螘垤之比大陵也,其相去远矣。」
  2. 小土堆。《孟子·公孙丑上》:「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吕氏春秋·似顺论·慎小》:「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道上 dào shàng
途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车骑 在 安西 艰中, 林道人 往就语,将夕乃退。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 黄济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第十章:“ 文强 继续道:‘ 林氏 夫人在道上碰上一个农民,她给了他金子,农民用毛驴把她送到 葫芦岛 林伟涛 那里。’”  ——《漢語大詞典》
狐狸 hú lí
(1).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鸚鵡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2).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弊衣 bì yī
(1).破旧之衣。 汉 贾谊 《新书·属远》:“彊提荷弊衣而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 宋 陆游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之二:“弊衣不补惟频结,浊酒难谋且细倾。”
(2).古代的一种裤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裩》:“ 周文王 所制裩,长至膝,谓之弊衣。”裩,同“ 褌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