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空即色漫评论,戒行谁符两足尊。

曹家达清代〕《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戏题四绝句以谑之 其一

即空即色漫评论,戒行谁符两足尊。却被摩登伽觑破,一时牵引入旁门。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评论戒行两足尊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1.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 到、登上。如:「即位」。
  3.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1.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1.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2.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3.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1.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色 sè《國語辭典》

色 [ sè ]

  1. 物体表面的色彩。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色鲜艳」。
  2. 面容、神情。如:「不动声色」、「和颜悦色」、「面不改色」、「察言观色」。
  3. 女色,容貌美丽的妇女。《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4. 景象。如:「暮色深沉」、「景色宜人」。
  5. 种类、式样。如:「货色齐全」、「形形色色」、「花色繁多」。
  6. 品质、成分。多指金银而言。如:「成色」、「足色」。
  7. 性欲、情欲。如:「色情」、「桃色纠纷」。《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生气发怒,改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2. 访求。如:「物色」。

色 [ shè ]

  1. 俗称男子的性欲冲动。

色 [ shǎi ]

  1. 之语音。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1.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2.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1.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2.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3.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1.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2.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3.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1.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1.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评论(評論)píng lùn
(1).批评、议论。《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红楼梦》第五十回:“ 黛玉 写毕, 湘云 大家纔评论时,只见几个丫鬟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 巴金 《观察人》:“不久前有两位读者寄给我他们写的评论我的文章。”
(2).批评、议论的文章。 南朝 宋 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辩论结束后,他归纳起大家的意见,做了一篇出色的评论。”
(3).斟酌,考虑。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哥哥你自忖量,你自评论,您直恁般爱富嫌贫。” 元 宋方壶 《醉花阴·走苏卿》套曲:“我我我暗暗的仔细评论,俏 苏卿 摔碎粉面筝,村 冯魁 硬对菱花镜,则俺狠毒娘有甚前程。”
(4).商议;商量。《三国志平话》卷中:“三人邀 吉平 入阁内,评论杀 曹操 。”《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这些时睡不安眠不稳,枕儿冷,灯儿又昏,独自个向谁评论,百般的放不下心上的人。”
(5).犹言商榷之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这八句诗,乃是达者之言。末句説‘老去文章不值钱’,这一句,还有个评论。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漢語大詞典》
戒行 jiè xíng
(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宋云 、 惠生 见彼比丘戒行精苦,观其风范,特加恭敬。”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郭门外精舍;老僧戒行严洁。”《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宋 时 王通 禪师,修行了五十年,因触了知府 柳宣教 ,被他设计,教妓女 红莲 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坏了他的戒行。”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一:“下令全国府、州、县……非有戒行通经典者不得请给度牒。”亦指戒律。《西游记》第四二回:“﹝菩萨﹞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妖王点头滴泪道:‘若饶性命,愿受戒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其徒可三百人,戒行亦与浮图相似。”
(2).登程,出发上路。《新唐书·石洪传》:“﹝ 乌重胤 ﹞乃具书币邀辟, 洪 亦谓 重胤 知己,故欣然戒行。” 宋 王安石 《答范峋提刑书》:“戒行有日,适以服药疲顿,不获追路,岂胜愧悵。” 清 赵翼 《秋园预制敛具诗以调之》:“游为同队鱼,飞作一绳雁,忽然君戒行,毋乃太荒幻。”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符 fú《國語辭典》

符 [ fú ]

  1.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如:「虎符」。《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
  2. 文件、凭证。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3. 祥瑞的征兆。《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4. 标记、记号。如:「音符」、「符号」。
  5.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如:「符咒」。《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6.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1. 相合、吻合。如:「符合」、「名实相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两足尊(兩足尊)liǎng zú zūn
如来佛 的尊号。《法华经·方便品》:“无上两足尊,愿説第一法。” 宋 苏轼 《游净居寺》诗:“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王文诰 辑注:“《行集经》: 如来 世尊福足、慧足,称两足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