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恨鸡黍薄,无以充淹留。

刘敞宋代〕《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

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

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

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岂惟邻里好,足慰平生游。

书籍可许通,水火得所求。独恨鸡黍薄,无以充淹留。

我穷若匏瓜,于世良悠悠。寂寞守一隅,非君谁见收。

庶几除三径,玩此岁方遒。莫令子衿诗,更作商声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鸡黍无以淹留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恨 hèn《國語辭典》

恨 [ hèn ]

  1. 遗憾、悔恨的事。如:「记恨」、「饮恨而终」。《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 怨、仇视。如:「怨恨」、「憎恨」。《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唐·李白〈怨情〉诗:「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鸡黍(雞黍)jī shǔ
亦作“鷄黍”。
(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 ( 陈重 ) 雷 ( 雷义 )胶漆, 范 ( 范式 ) 张 ( 张劭 )鸡黍。” 清 钱谦益 《送萧孟昉还金陵》诗:“鸡黍交期雪涕频,相看不语且霑巾。”参见“ 鸡黍约 ”。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无以(無以)wú yǐ
(1).不采用。《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妇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弃其相与之礼。”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 老圃 曰:‘ 尧 舜 之事,不可以不察也。无以则有如 秦 之 二世 矣乎。’”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 周 ,无以告我先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李 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 清 侯方域 《于谦论》:“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非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之也。”
(3).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对曰:‘ 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朱熹 集注:“以、已通用。无以,必欲言之而不止也。”  ——《漢語大詞典》
充 chōng《國語辭典》

充 [ chōng ]

  1. 填滿、裝滿。如:「充電」。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2. 代理、擔任。如:「權充」、「充當家庭教師」。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3. 假冒。如:「冒充」、「打腫臉充胖子」。
  1. 姓。如戰國時有充虞。
淹留 yān liú
(1).羁留;逗留。《楚辞·离骚》:“时繽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宋 贺铸 《浪淘沙》词之四:“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计来岁春夏间,乃得乞归,拟过梓里,当作一日淹留。” 清 孙枝蔚 《无言病起见遇》诗之一:“莫更还人拜,淹留且考槃。”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章:“经过了令人难忍的淹留,这不死的骷髅才算死绝。”
(2).隐退;屈居下位。《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外生》:“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宋 晁端礼 《满庭芳》词之二:“况圣时、争教 贾傅 淹留?” 金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3).挽留,留住。 唐 杜甫 《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谁受你那小覷我的官职!谁吃你那淹留咱的茶饭!”《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某等淹留大贵人在此,并无异心。’”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而余又因以知 蜀 中之胜能淹留两贤,其风土必有可乐者。”
(4).犹相聚。 唐 赵嘏 《自遣》诗:“久客转諳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有客诣 瓌 …… 瓌 出,与客淹留。” 宋 司马光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诗:“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清 孙枝蔚 《家涵中宅与张虞山赵天醉连床》诗:“相见吾宗慰寂寥,淹留永昼及清宵。”
(5).犹缠绵,羁绊。《全元散曲·新水令·思情》套曲:“鬼病淹留,白髮相如岂耐愁。” 明 文徵明 《风入松》词:“近来无奈病淹留,十日废梳头。”《红楼梦》第五三回:“又有疾病淹留,要来竟不能来。”
(6).犹留存。 元 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浑身上四肢沉困,迅指间一命淹留。” 清 吴拱宸 《离虎丘》诗:“万里风霜十八秋,姓名无地不淹留。”
(7).迟缓。《魏书·郭祚传》:“虽决断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8).谓虚度光阴。 宋 欧阳修 《哭圣俞》诗:“欢犹可彊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 金 刘铎 《渑池驿舍》诗:“淹留岁月头如雪,汨没风尘眼更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