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何愧钟吕。

许有壬元代〕《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清风静扫尘务。柳阴已见疏成密,又听绿荷敲雨。

鸥戏渚。柰倏尔翻飞,飞过崔嵬屿。形神自语。岂世事相萦,机心未息,物我不同趣。

池亭小,收敛风烟来许。渔歌何愧钟吕。水纹瓦影相娱悦,高咏退之佳句。

荷酌醑。有一曲沧浪,不犯人间谱。悠悠振古。问谁似吾侪,攻迂习澹,为水废场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渔歌钟吕

渔歌(漁歌)yú gē
亦作“ 渔謌 ”。 渔人唱的民歌小调。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榜謳齐引,渔歌互起。” 明 徐祯卿 《送耿晦之守湖州》诗:“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清 秦蕙田 《燕子矶》诗:“帆影悬残照,渔謌入暮烟。”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1.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1. 羞慚。如:「面有愧色」。
钟吕(鐘吕)zhōng lǚ
(1).指乐律,声律。《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员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於钟吕为乐。”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君诗钟吕音和平,此时都作变徵声。”
(2). 锺离权 、 吕洞宾 的并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盖 钟 吕 虽自称 唐 人,而其迹皆显於 宋 ,一时方士神其説,遂托 唐 人姓名以纪之。”
指乐钟。《镜花缘》第八八回:“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