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倒影星河动,花木交阴岛屿通。

王鏊明代〕《胡太守孝思奉诏存问过太湖有作次其韵 其一

东南巨浸茫无外,吴越交争向此中。漠漠雁飞愁欲堕,冥冥帆远若乘空。

楼台倒影星河动,花木交阴岛屿通。倘沐皇恩分一曲,他年请爵太湖公。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楼台倒影星河花木交阴岛屿

楼台(樓臺)lóu tái
(1).高大建筑物的泛称。《左传·哀公八年》:“ 邾子 又无道, 吴子 使大宰 子餘 讨之,囚诸楼臺。”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復有楼臺衔暮景,不劳鐘鼓报新晴。”《西游记》第六九回:“那国王并 行者 相搀,穿过皇宫到了御花园后,更不见楼臺殿阁。” 冰心 《寄小读者》九:“更隐隐地看见了 慰冰湖 对岸秋叶落尽,楼台也露了出来。”
(2).方言。指凉台。  ——《漢語大詞典》
倒影 dào yǐng
亦作“ 倒景 ”。
(1).指天上最高处,日月之光反由下上照,而于其处下视日月,其影皆倒,故称天上最高的地方为“倒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贯列缺之倒景兮,涉 丰隆 之滂沛。” 裴骃 集解:“列缺,天闪也。倒景,日在下。”《文选·扬雄〈甘泉赋〉》:“歷倒景而絶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陵阳子明经》曰:‘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出携 松羡 於倒景之表,入宴 常阳 於瑶房之中。”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灭没倒影不可望,作书詆佛讥君王。”
(2).夕阳返照。《宋书·谢灵运传》:“风生浪於兰渚,日倒景於椒涂。” 宋 苏轼 《登州孙氏万松堂》:“浮空 两竹 横南阁,倒景 扶桑 射北窗。”
(3).泛指日光。 明 刘基 《通天台赋》:“云雾起於太空兮,激倒景而成虹。”
(4).物体倒映于水中。《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峯於千岭。” 李善 注:“山临水而影倒,故曰倒景也。”《花月痕》第六回:“那 秋华堂 、 汾神庙 楼阁参差,倒影波中,澄澈空明,真令人胸襟漱涤,不著一尘。”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 山阴 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5).水中倒立的影子。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宋 柳永 《早梅芳》词:“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拂石坐深苔,开窗临倒景。” 叶圣陶 《晓行》:“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更可爱。”  ——《漢語大詞典》
星河 xīng hé
银河。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而星河如覆。” 宋 李清照 《南歌子》词:“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全国红旗举,跃进跨星河。”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花木 huā mù
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唐 戴叔伦 《南轩》诗:“更爱閒花木,欣欣得向阳。” 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诗之一:“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峻青 《秋色赋》:“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漢語大詞典》
交阴(交阴)
姚系 庭柳诗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分类字锦》
岛屿(島嶼)dǎo yǔ
岛的总称。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 唐 李洞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诗:“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清 姚鼐 《江行》诗:“纵横岛屿中流失,繚绕云烟万里空。”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二:“整个岛屿充满了玫瑰花的香气,我的心醉了。”  ——《漢語大詞典》
通 tōng《國語辭典》

通 [ tōng ]

  1. 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的。如:「水管不通了。」
  2. 流畅、畅达。如:「畅通」、「四通八达」、「你的作文写得不够通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老残游记·第一回》:「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3. 顺利。如:「星运亨通」。
  4. 灵活、不闭塞。如:「圆通」、「开通」。
  5. 渊博。如:「通人」、「博学通儒」。
  6. 共同的。如:「好逸恶劳是一般人的通病。」《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义也。」
  7. 整个、全部。如:「通宵」、「通盘考量」。《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1. 全、都。如:「通通上去」。《红楼梦·第二八回》:「他说的我通不懂,怎么不该罚!」
  1. 到达。如:「通到」、「通往」。《国语·晋语二》:「道远难通,望大难走。」
  2. 往来、交往。如:「通商」、「通航」、「互通有无」。《汉书·卷三七·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3. 报告、通晓。如:「通知」、「通报」。《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4. 明白、了解。如:「通晓」、「精通」。《汉书·卷七二·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5. 男女间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如:「私通」、「通奸」。《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汉书·卷五五·卫青传》:「(郑)​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1. 熟悉某种事物的人。如:「中国通」、「万事通」、「数学通」。
  2. 量词:➊ ​计算文书、电讯的单位。如:「一通电话」、「三通电报」。➋ ​计算敲击钟鼓次数的单位。如:「擂鼓三通」。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