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

湛若水明代〕《送仪制顾郎中迁山东佥事

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吾志在邦礼,尔明赞予力。

以礼达诸刑,伐柯不远则。尝闻伯夷典,可以折民忒。

五刑属三千,依伦以立极。以兹协于中,配命在天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仪制清吏积弊

仪制(儀制)yí zhì
(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汉书·郊祀志下》:“ 汉 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 秦 故祠,復立 北 畤。” 唐 元稹 《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 宋 孔平仲 《谈苑》:“ 太平兴国 中, 孔承恭 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预草典礼》:“ 康熙 二十六年十月, 文皇后 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
(2).仪态,形制。 宋 苏轼 《应梦罗汉记》:“明日至 岐亭 ,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
(3).官名。 明 清 属礼部。《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清史稿·职官志一》:“ 天聪 五年,设礼部。 顺治 元年,置尚书、侍郎各官……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参见“ 仪部 ”。  ——《漢語大詞典》
本 běn《國語辭典》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幹。《說文解字·木部》:「木下曰本。」《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漢·高誘·注:「本,根也。」
  2. 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變本加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3. 母金、資金。如:「成本」、「股本」、「夠本」、「賠本」、「將本圖利」、「一本萬利」。
  4. 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5. 演出的底本。如:「腳本」、「話本」、「劇本」。
  6. 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如:「奏本」、「修本」。
  7. 量詞:➊ ​ 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➋ ​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➌ ​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8. 姓。如明代有本高。
  1. 根據、依憑。如:「一本初衷」。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1.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2. 起初的、原來的。如:「本能」、「本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3. 現在的、目前的。如:「本月」、「本年度」。
  1. 本來、原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項)​籍也。」《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1. 稱自己或自己這方。如:「本人」、「本庭」、「本籍」、「本報訊」。《淮南子·氾論》:「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
清吏 qīng lì
廉洁的官吏。《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梁武帝 ﹞詔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用。”《隋书·侯莫陈颖传》:“时朝廷以 岭 南刺史、县令多贪鄙,蛮夷怨叛,妙简清吏以镇抚之,于是徵 颖 入朝。”《新唐书·郑善果传》:“ 善果 所至有绩,号清吏。”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烟霞清吏伴,穉叟使君亲。”  ——《漢語大詞典》
积弊(積弊)jī bì
见“ 积敝 ”。  ——《漢語大詞典》
颇 ( 頗 ) pō
颇 [ pō ]
  1. 偏,不正:偏~。~覆。~僻。
  2. 很,相当地;~为(wéi)。~佳。~久。~以为然。
  3. 姓。
釐 lí/xǐ/xī《國語辭典》

厘 [ lí ]

  1. 量词:➊ ​ 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厘等于千分之一公尺。➋ ​ 计算地积的单位。一厘等于百分之一亩。➌ ​ 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厘等于千分之一两。➍ ​ 计算利率的单位。年利率一厘是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率一厘是本金的千分之一。
  2. 寡妇。《文选·张协·七命》:「茕厘为之擗摽,孀老为之呜咽。」通「嫠」。
  3. 姓。如五胡十六国时后秦有厘艳。
  1. 治理。《书经·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汉·孔安国·传:「厘,治。工,官。」《资治通鉴·卷一七一·陈纪五·宣帝太建六年》:「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2. 改正、改变。《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梁书·卷三八·贺琛传》:「今若厘其风而正其失,易于反掌。」
  3. 赐予。《诗经·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汉·毛亨·传:「厘,予也。」

厘 [ xī ]

  1. 福气、吉祥。如:「春厘」、「恭贺年厘」。《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厘,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或怀厘而谒帝,或披褐而负薪。」通「禧」。
革 gé《國語辭典》

革 [ gé ]

  1. 去毛且經過加工處理的獸皮。如:「皮革」。《說文解字·革部》:「獸皮治去其毛曰革。」《詩經·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絲五緎。」
  2. 人體肌膚上的厚皮。《禮記·禮運》:「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
  3. 古代軍人所穿的甲冑。如:「金革」、「兵革」。《史記·卷二三·禮書》:「故堅革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4.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下兌(☱)​上,表去故、變革之象。
  5. 姓。如漢代有革鑒,明代有革從時。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變更、改換。如:「改革」、「洗心革面」。晉·桓玄〈鸚鵡賦〉:「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
  2. 除去。如:「革職」。北齊·劉晝《劉子·卷九·風俗》:「立禮教以革其弊性,風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革 [ jí ]

  1. 危急。《禮記·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聊齋志異·卷一·葉生》:「病革,難遽瘥,請先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