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王哲金朝〕《木兰花慢·论修行锻练

论修行锻练,只元是这些儿。也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休言木龙金虎,更何须、黑赤坎和离。奉报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堪宜。正好搜寻时。坦荡准希夷。放落魄清闲,任云任水,真静真慈。灵然养成内宝,聚玄机、密妙不难知。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开阐当中一点莹然明照无为

开阐(開闡)kāi chǎn
(1).犹开辟;发展。《宋书·礼志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阐,遂於东南巳地创立丘坛。”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庄严国界,建立道场,广行利益,开阐佛事。” 元 德异 《〈坛经〉序》:“﹝ 可大师 ﹞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 黄梅 。”
(2).广为开设。 唐 独孤及 《代百官贺芝草表》:“开阐学校,尊教劝德。”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二出:“我佛座下弟子四人……送你到于东土,开阐戒坛,大兴妙法。”
(3).发挥阐述。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宋 曾巩 《〈王深父文集〉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 清 方苞 《书〈陈氏集说补正〉后》:“先生於诸经多开阐,兹其仅存者耳。”  ——《漢語大詞典》
当中(當中)dāng zhōng
(1).中间。 唐 李贺 《高轩过》诗:“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伯父又指着讣帖当中一句问我道:‘你父亲今年四十五岁,自然应该作享寿四十五岁,为甚你却写做春秋四十五岁呢?’” 杨朔 《我的改造》:“我不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更无从体味到他们的欢乐和痛苦。”
(2).指处在中间。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宋 苏辙 《和子瞻金山》:“ 长江 欲尽阔无边, 金山 当中唯一石。”
(3).正中。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子容 説 周 庙制:户在东,牖在西,当中之分则扆也。”《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方丈当中座上,坐着一个有德行的和尚。”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当中摆一张桌案,供上香烛。”
(4).指事情进行的过程中。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写的当中得到了些 桑干河 那边护地队的材料,是很生动的材料。”  ——《漢語大詞典》
一点(一點)yì diǎn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3).一经指点。《朱子全书》卷十二:“千条万绪,一身亲歷之,圣人一点他便醒,元来只从一箇心中流出来。”
(4).一方面;一部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漢語大詞典》
莹然(瑩然)yíng rán
(1).光洁貌。《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覩青天也。” 宋 梅尧臣 《送祖印大师》诗:“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禪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再復清汤浴过一番,身体莹然如玉,比前日更加嫩相。” 茅盾 《参孙的复仇》:“黄色的长帔,莹然乳白的腿,乌云样的头发乱作一团。”
(2).形容通达,透彻。 宋 司马光 《与景仁论乐书》:“君子之论,无固无我,惟是之从。 景仁 苟有以解之,使莹然明白,则敢不歛衽服义,岂徒为此諓諓也。”
(3).犹荧然。光亮微弱貌。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烟榻上,那莹然一点的烟灯,相形之下,好像就要灭寂似的。”  ——《漢語大詞典》
明照 míng zhào
明察;详察。《礼记·经解》:“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少。”《韩非子·奸劫弑臣》:“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然处卦之初,道未章著,上虽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进,宽裕以待其时也。”  ——《漢語大詞典》
无为(无爲)wú wéi
(1).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为,而合於道,无为言言,而通乎德。” 明 方孝孺 《懒斋记》:“道家之説贵无为而主静。”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然 老子 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
(2).儒家主张选能任贤,以德化人,亦称为“无为”。《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离合根》:“故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寳。” 宋 王安石 《赠上元宰》诗:“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一·德业儒臣后论》:“圣人之学,无为而成者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参见“ 无为而治 ”。
(3).佛教语。指无因缘造作,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为“无为”。 汉 牟融 《理惑论》:“佛道崇无为,乐施与持戒,兢兢如临深渊者。” 唐 李邕 《大相国寺碑》:“庄严不独於示相,功德何止於无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袁宏论佛说》:“其教也,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浄。其精者为沙门。沙门, 汉 言息也,盖息意去欲,归於无为。”
(4).不知所为;无事可作。《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宋书·张畅传》:“今端坐无为,有博具可见借。” 唐 韩愈 《示儿》诗:“酒食罢无为,棊槊以相娱。”
(5).没有作用;无用。《国语·吴语》:“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
(6).无所作为。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夫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明 李贽 《三教归儒说》:“然则今之无才无学、无为无识而欲致大富贵者,断断乎不可以不讲道学矣。”
(7).别做;不做。《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乃盟于少寝之庭,曰:‘无为公室不利!’” 唐 韩愈 《北极赠李观》诗:“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明 刘基 《三月八日偕徐成中等游南镇得禽字》:“愿作胶与漆,无为商与参。”
(8).不用;何必。《西京杂记》卷二:“ 扬雄 读书,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玄》故难传。’”《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常苦辛。”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
(9).犹无从。《世说新语·方正》“ 阮宣子 论鬼神有无者” 刘孝标 注引 汉 王充 《论衡》:“如审鬼者死人精神,人见之,宜从裸袒之形,无为见衣带被服也。何则?衣无精神也。”
(10).无人帮助。《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产 归,未至,闻 子皮 卒,哭,且曰:‘吾已!无为为善矣。’”
(11).无事。特指无战争,无军役之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 汉 祚衰。”
不认为,不觉得。《左传·成公二年》:“ 晋 师归, 范文子 后之。 武子 曰:‘无为吾望尔也乎?’” 杨伯峻 注:“为同谓。”
谓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孔颖达 疏:“任运自动,不须营造,是无为也。”《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