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扇回腰,摔巾驻盼,今朝未信重逢。

姚燮清代〕《夜合花 重过玉魫楼纪事二阕 其一

掉扇回腰,摔巾驻盼,今朝未信重逢。如何瘦影,依然玉样玲珑。

香一缕,画屏东。正蔷薇、斜亚初红。漫惊意外,须知眼底,都在心中。

谁堪弱絮孤蓬。仍向江湖浪里,泊雨飘风。汝愁弦涩,我怜琴旨都慵。

衫半弛,髻低笼。且同消、酒酽茶浓。商量去住,梧边残照,催近帘栊。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回腰今朝重逢

掉 diào《國語辭典》

掉 [ diào ]

  1. 落下。如:「飞机失事,听说掉在这附近海域。」《红楼梦·第八二回》:「叹了一回气,掉了几点泪。」
  2. 遗失、遗漏。如:「掉了钱包」、「这里掉了几个字,记得补上去。」
  3. 减退、剥落。如:「掉色」、「掉漆」。
  4. 摆动、摇动。如:「尾大不掉」。宋·真山民〈春行〉:「东风若欲招人醉,频掉桥西卖酒旗。」
  5. 回转、转动。如:「将车头掉过来。」宋·陆游〈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诗:「王子掉头去,长沙万里余。」
  6. 对换、替换。如:「掉换」、「掉包」。
  1. 置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如:「烧掉」、「丢掉」、「除掉」、「忘掉」。
扇 shàn/shān《國語辭典》

扇 [ shàn ]

  1. 門扉。《老殘遊記·第一四回》:「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戶門扇。」
  2. 搖動生風的用具。如:「摺扇」、「團扇」、「電風扇」。
  3. 量詞。計算板狀物或片狀物的單位。如:「一扇門板」、「兩扇窗子」。
  4. 去勢的、割掉睪丸的。《新五代史·卷二四·郭崇韜傳》:「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通「騸」。

扇 [ shān ]

  1. 搖動扇子使空氣流通而生風。《淮南子·人間》:「武王蔭暍人於樾下,左擁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通「搧」。
  2. 從旁鼓動,挑撥事端。如:「扇動」。《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初,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麋沸。」通「煽」。
回腰(迴腰)huí yāo
亦作“廻腰”。
(1).转动身腰。 南朝 梁 徐勉 《应令咏舞诗》:“举腕嫌衫重,廻腰觉态妍。”
(2).舞曲名。 唐 元稹 《赠双文》诗:“何因肎《垂手》,不敢望《迴腰》。” 唐 元稹 《舞腰》诗:“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迴腰》。”  ——《漢語大詞典》
摔 shuāi《國語辭典》

摔 [ shuāi ]

  1. 用力扔、丢。如:「把书狠狠地往桌上一摔。」《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2. 坠落、掉落。如:「小心!别从楼梯上摔下来。」
  3. 使掉落而受损。如:「他不小心,把碗给摔了。」
  4. 摆脱掉。如:「现代人生活忙碌,无法将工作压力摔在一边。」
  5. 跌倒。如:「摔一跤」。
  1. 柔道技巧摔的动作。如:「过肩摔」。
巾 jīn《國語辭典》

巾 [ jīn ]

  1. 擦洗用的布。如:「毛巾」、「手巾」、「浴巾」。唐·杜甫〈忆昔行〉:「巾拂香余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
  2. 覆盖或缠绕用的布。如:「头巾」、「领巾」、「围巾」。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驻 ( 駐 ) zhù
驻 [ zhù ]
  1. 停留在一个地方:~足。~颜(让颜貌停留,不使衰老)。
  2. 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部门、单位派出的机构在某地:~扎。~守。~防。~外使节。
盼 pàn《國語辭典》

盼 [ pàn ]

  1. 眼睛黑白分明。《说文解字·目部》:「盼,白黑分也。」《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 看。如:「左顾右盼」、「目略微盼」。
  2. 希望。如:「盼望」、「苦盼」。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
  3. 眷顾。《宋书·卷四四·谢晦传》:「臣昔因时幸,过蒙先眷,内闻政事,外经戎旅,与羡之、亮等同被齿盼。」
今朝 jīn zhāo
(1).今晨。《诗·小雅·白驹》:“縶之维之,以永今朝。”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今朝还自画蛾眉,怕听人催,喜听人催。”
(2).今日。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对不起,我是今朝才搬来的。” 周立波 《艾嫂子》:“ 艾嫂子 ,你今朝子打扮得好俏呵。”
(3).指目前,现今。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二:“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朝。指当时所在的王朝。《敦煌曲子词·望远行》:“行人南北尽歌謡,莫把 尧 舜 彼(比)今朝。” 宋 范仲淹 《朝贤送定惠大师诗序》:“如近代之 陆龟蒙 、 陈陶 ,今朝 雍丘 邢敦 、 钱唐 林逋 ,或执节坚介,或放词雅远,皆四方之闻人。”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1.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3.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4.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5.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6.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1.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2.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3.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4.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1.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2.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1.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2.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重逢 chóng féng
再次遇到。 宋 张炎 《台城路》词:“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 明 文徵明 《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诗:“携壶更醉湖山上,白髮重逢又一年。”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