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歌摊破雁儿落】皆是为功名,总是愁萦系。

刘伯亨元代〕《【双调】朝元乐

柳底风微,花间香细。作阵蜂儿惊起,偷香酿出残花蜜。成群燕子交飞,掠
波闲补巢泥。日升林光莹,雨洗山明媚,雕轮绣鞍作对儿家来,也那没乱杀我伤
春意。
  【锦上花】懒展星眸,倦梳云髻。怅望雕鞍,粉郎何日归?寂寞兰堂,玉人
长夜悲。千里相思,一春辜负矣。断钗孤凤忧,破镜只鸾栖。恨锁难开,紧封愁
眉。夜永难捱,教我减削玉肌。恨结难松,牢拴病体。
  【清江引】自他那枕边说别离,巧舌头甜如蜜。三春有归期,四月无消息,
谎人情一星星不记得。
  【碧玉萧】那话儿休题,憔悴减香肌。这病儿禁持,松钏褪罗衣。只自知,
心情事诉与谁,命运乖,是这姻缘匹配,不由人长吁气。
  【沙子儿摊破清江引】可意的金钗,何曾簪云髻?可意的花钿,何曾贴翠眉?
可意的纱衣,何曾傍香体?科场去几时,薄情间千里。他闪的我凄凉,我为他憔
悴。强步上凉亭,晚风清似水。好景宜多欢会,藕花荡红香,荷叶摇青翠,故人
他未来秋到矣!
  【海天晴】流光转顺波,岁月更浮世,人生有限杯,昏晓又相催。晓来昨朝,
老似今日,呀,白发故人稀。
  【一机锦】人生好百年,几能三万日?常言七十稀。将往事思惟,二十三十,
妙龄之际。四十将已及,早减了容仪。
  【好精神】七月七,牛郎织女期。好相别,还相会,一年一度不差别。则这
天象有姻缘,世人无恩义。在他乡结新婚,与别人为娇婿。
  【农乐歌摊破雁儿落】皆是为功名,总是愁萦系。莺燕得交欢,鸾凤不相配。
往来鱼雁多,展转音信稀。天涯人未来,江头马不嘶。含恨对秋光,洒泪流寒溪。
凉凄凄潇潇风雨催,冷阴阴穰穰芦花底。看平原则见丹枫木叶飞,望长堤又见金
井梧桐坠;看平原又见丹枫木叶飞,望长堤又见金井梧桐坠。闹啾啾蝉鸣紫桂阶,
絮叨叨蛩唧黄花砌。呀,看芙蓉没况向南池,饮茱萸无分赏东篱。见如今老菊匆
匆瘦,赤紧的新梅渐渐肥。刀尺临逼,正这头裁那头差了活计。针线拘系,缝半
边忘半边,错了见识。
  【动相思】恹恹白昼长,楚楚黄昏细。懒行入绣闺,羞揭开罗帏。怕闪开这
秋波,这秋波翠两弯;愁解放这春风,这春风玉一围。无倒断的凄凉凄凉,无寐。
甜腻腻的恩情,苦恹恹伤悲,多情翻做了相思忆。正是愁萦系,瑞雪缤纷坠。
  【沽美酒带太平令】舞琼花乱点衣,飘玉雪絮沾泥,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
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白茫茫漫野平堤,似玉琢就瑶天大地,粉妆成峻岭深
溪,银磊就高台短砌,这场雪下的来奇异。呀,一任教乌啼,马嘶,牧牛人远归
在只径里。天也,不见影只闻的些声势。
  【三犯白苎歌】这天气好难为,寒朔暮怎生教人捱过的。毡帘荡荡穿风力,
纱窗闪闪透寒威。兽炭火从炉上烧,羊羔酒泛杯中美。自寻思,闲究理;自寻思,
闲究理:在地上者天,在天下者地。净眼看其中,万物原来皆二气,在一生居一
体。得一时过一日,咨嗟人去不归兮,无聊长叹息!看别人好夫妻,看别人好夫
妻,相呼相唤相谐觅。尽将心事向人言,衷肠难尽矣。咨嗟人去不归兮,无聊长
叹息:衣有衣,食有食,穿者任意穿,吃者任意吃,爱他人年少双双美。咨嗟人
去不归兮,无聊长叹息。
  【挂搭序】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恨他和气暖如春,盼我冰霜凉似水。
羞对双凤枕,怕见孤鸾帏。热残病体,谁问将息?睡损孤身谁温被?漫漫黑海向
东流,总是相思泪。
  【余音】则为这寄书人不至伤心碎,把离愁撇入在湘江内。无缘咱孤枕独眠,
染病耽疾。唱道信杳音稀,生拆散鸳鸯,全废寝忘食,便做死到黄泉我可也忘不
了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乐歌摊破雁儿功名总是萦系

农 ( 農 ) nóng
农 [ nóng ]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
  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
  3. 姓。
乐歌(樂歌)yuè gē
亦作“ 乐謌 ”。 有乐器伴奏的唱歌。亦泛指歌曲。《仪礼·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 汉 郑玄 注:“《鹿鸣》《小雅》篇也。人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脩政之乐歌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世皆谓 平甫 之诗宜为乐謌,荐之郊庙。”《宋史·乐志一》:“至 唐 有事太庙,每室乐歌异名。”  ——《漢語大詞典》
摊破(攤破)tān pò
(1). 唐 宋 填词用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如《浣溪沙》上下阕的末句,原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乐曲摊开后,突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别成一体,故称《摊破浣溪沙》,以示区别。他如《摊破采桑子》《摊破江城子》等,均属此类。又称摊声。后来的曲谱中,也有“摊破”,与词的情况有所不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以二曲、三曲合为一曲……又有以‘摊破’二字概之者,如本曲《簇御林》、本曲《锦地花》,而串入别曲,则曰《摊破簇御林》《摊破锦地花》之类。”
(2).划破。 明 冯惟敏 《朝元歌·恬退》套曲:“顺水推船,随风倒舵。云影天光摊破,碾碎银河。烟村几家依碧波。”  ——《漢語大詞典》
雁儿(雁儿)
唐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  ——《骈字类编》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1.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功名 gōng míng
(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 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 岳飞 《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 《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
(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 《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漢語大詞典》
总是(總是)zǒng shì
(1).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荆水 藏形, 岐山 隐跡,总是潜修窟。” 茅盾 《子夜》一:“大凡教书的人总是那么灰色的,大学教授更甚。”
(2).纵然是;即使是。总,通“ 纵 ”。 唐 李山甫 《上元怀古》诗之一:“ 南朝 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总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般箭矢。”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萦系(縈繫)yíng xì
牵挂。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恰则心头托托地,放下了日多縈係。”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自矢》:“我为你一条心縈係。”
(1).牵挂。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澹澹相看,免恁縈繫。” 元 赵明道 《夜行船·寄香罗帕》曲:“心绪熬煎,形容憔悴,又添这场縈繫。” 明 高濂 《玉簪记·促试》:“不知何事苦相牵,心下常縈繫。” 叶圣陶 《微波》:“已经淡忘的对于 忆云 的爱又炽盛起来,不过性质有点不同,现在是哥哥萦系着可怜的妹妹的爱了。” 何其芳 《画梦录·黄昏》:“而我,竟惆怅又怨抑地,让那亭子永远秘藏着未曾发掘的快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象所萦系的道路了。”
(2).缠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遂送至海岸。俾登舟, 阳 觅楫, 十娘 曰:‘无须此物。’因解裙作帆,为之縈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