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崇卑悟师说,心已沈酣全体易。

许及之宋代〕《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为寄

圣门教人亦多术,由也升堂未入室。颜虽在寝犹仰高,火就水流随燥湿。

但见终日不违愚,岂知庶几介如石。陶溪昨以崇名斋,欲予隶古诗记实。

今晨忽见转庵作,名与诗高同起日。崇斋少学用心苦,晚乃一扫科举习。

霜降自然知水落,道损都忘为学益。一从崇卑悟师说,心已沈酣全体易。

书扁外和转庵诗,不待形容有润色。忆昨尊公期类予,似我颛愚有何获。

老惭才衰惟钝迟,感君肯赴同襟期。闭关却埽门植榆,不妨倡和来埙篪。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一从崇卑师说沈酣全体

一从(一從)yī cóng
(1).全都服从。《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 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2).一概听从或遵从。《晋书·卢志传》:“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晋书·成恭杜皇后传》:“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芻灵。”
(3).完全听任。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敧斜。” 元 乔吉 《即事》曲:“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朧。”
(4).自从。 唐 王昌龄 《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宋 王安石 《少年见青春》诗:“一从鬢上白,百不可见喜。”《红楼梦》第六八回:“妹子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 毛泽东 《和郭沫若同志》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漢語大詞典》
崇卑 chóng bēi
亦作“ 崇庳 ”。 高低,高下。 唐 韩愈 《进学解》:“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若夫权行试守,皆正除之官,特以是别资序之崇卑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节假》:“上因传旨,此后遇京官夜还,无问崇卑,令舖军执灯传送。”  ——《漢語大詞典》
悟 wù《國語辭典》

悟 [ wù ]

  1. 明白、觉醒。如:「觉悟」、「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2. 启发他人使其觉悟。汉·崔骃〈达旨〉:「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杨万里传》:「臣闻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
  1. 姓。如汉代有悟明极。
师说(師説)shī shuō
老师传授的说法。《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説,意思甚密。”《隋书·经籍志一》:“至 隋 , 孔 郑 并行,而 郑 氏甚微。自餘所存,无復师説。”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自是诸生各自名其师説而固守之,终其身不敢变一字一句,以为家法。”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沈酣 shěn hān
亦作“沉酣”。
(1).饮酒尽兴,酣畅。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城》:“万仞峻为城,沉酣浸其俗。” 宋 赵叔向 《肯綮录·火骨成灰》:“ 萧山县 有百姓 项十五 者,沉酣于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兴到一樽酒,沉酣据玉琴。”
(2).沉迷;醉心。 宋 苏轼 《答范纯父书》之四:“ 李唐夫 一宅甚安,沉酣江山,旬日忘归,非久赴任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 蔡邕 沉酣六籍,贯串百家。”
(3).指沉醉;沉浸陶醉。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敲着竹片和铜茶盘,唱‘数了一个一,道了一个一’的山歌--居然大家沉酣的过一两点钟。”
(4).熟睡貌。《红楼梦》第二五回:“沉酣一梦终须醒,寃债偿还好散场。” 吴组缃 《山洪》三三:“他的同伴们有的沉酣的打着鼾。”  ——《漢語大詞典》
全体(全體)quán tǐ
(1).指整个身体。《释名·释饮食》:“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为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天上人》:“予亦曾见三人,一人全体,二半坐云。”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
(2).指事物的全部。 宋 刘克庄 《郊行》诗:“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 明 宋濂 《日本瑞龙山重建转法轮藏禅寺记》诗:“有悟片言间,全体即呈露。”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生字查明了,再全体通读,仍有许多莫明其妙的地方。”
(3).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丁玲 《韦护》第二章:“他知道,关于这一层,她始终很难邀得大部分,几乎是全体人的谅解。”
(4).比喻完美的全面的。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
(5).见“ 全体学 ”。  ——《漢語大詞典》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