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渠和何味,茯苓收药箵。

李之世明代〕《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饼饵见贻诗以酬答

并刀剪龙髯,长镵斲木瘿。蝶粉糁玄霜,撚作松苓饼。

石臼碾轻尘,冰纨筛枯梗。和以蜜脾脂,清沁灌肺冷。

微黄似鸦雏,丹的点妆靓。又如累滇棋,数十不盈皿。

萧斋苦宿霜,午睡方才醒。竹扉犹未启,墙外闻人警。

贻来金盒儿,颗颗周完净。初观委难辨,小咀亦深省。

问渠来何方,松花撷山顶。间渠和何味,茯苓收药箵。

道人戴竹冠,羽扇临丹鼎。少妇纤手调,玉童汲阶井。

念彼百艰成,供我一馋领。顿嚼三十九,似砾投深井。

石火试陶铛,沃以松萝茗。轻松乍迸牙,香韵才灌顶。

冷然两腋风,谡谡吹松影。枵腹藉一充,饕涎欲再逞。

呼童走药肆,为买茯苓莛。百钱刚一斤,铢两犹未整。

二月松树花,开遍閒冈岭。长竿打一遭,粉腻沾衣领。

谁云解疗饥,如虎得蚱蜢。闻君山厨内,采摘盈筐秉。

愿作拷栳团,一餍淘河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茯苓收药

间 ( 間 ) jiān/jiàn
间 [ jiān ]
  1.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
  2.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3.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
  4.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间 [ jiàn ]
  1. 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2. 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歇。黑白相~。
  3. 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4. 拔去,除去:~苗。
  5. 偏僻的小路:~道。~行(从小路走)。
  6.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1.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2. 姓。如漢代有渠參。
  1.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1.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2. 參見「[[渠渠]]」條。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1.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 連同。如:「和衣而眠」。
  1.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1.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1.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1.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1.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1. 之語音。

和 [ hú ]

  1.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1.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味 wèi《國語辭典》

味 [ wèi ]

  1.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如:「食不知味」、「酸、甜、苦、辣、咸称为五味。」《孙子·势》:「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2.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如:「香味」、「怪味」、「臭味」。
  3. 感受、旨趣、意义。如:「趣味」、「禅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红楼梦·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 量词。计算食物或中药的单位。如:「菜五味」、「药八味」。《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卢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改用一个丸剂的方子,加入几味袪风的药。」
  5. 菜肴。如:「山珍海味」。《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尊择之劳。」
  1. 品尝。《荀子·哀公》:「黼衣黻裳者不茹荤,非口不能味也,服使然也。」
  2. 研究、体察。如:「玩味」、「耐人寻味」。《文选·班固·答宾戏》:「委命供己,味道之腴。」《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抗志存义,味览典文。」
茯苓 fú líng
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用以入药,有利尿、镇静等作用。《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高诱 注:“茯苓,千岁松脂也。” 唐 贾岛 《赠牛山人》诗:“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 老君 经。”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医方》:“茯苓久服之,颜色悦泽,能灭瘢痕。” 清 陈维嵩 《洞仙歌·题〈采芝图〉为顾卓侯赋》词:“戏劚茯苓归,封寄 轩辕 。”  ——《漢語大詞典》
收药(收药)
于鹄山中寄韦钲诗早晚来收药门前有紫芝  ——《韵府拾遗 药韵》
箵 xīng
箵 [ xīng ]
     ◎ 〔笭~〕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