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台栀子玉攒花,初夏湖山一供嘉。

张埴宋代〕《初夏湖山

重台栀子玉攒花,初夏湖山一供嘉。
三嗅馨香几欲泣,年时曾食故侯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重台栀子玉攒初夏湖山

重台(重臺)chóng tái
(1).奴婢的奴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重台》:“凡婢役於婢者,俗谓之重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交河 某令,蚀官帑数千,使其奴齎还。奴半途以 黄河 覆舟报,而阴遣其重臺携归。”
(2).用以比喻同类事物中最低下者。《说郛》卷六九引 宋 赵构 《翰墨志》:“公( 米芾 )效 羊欣 ,而评者以婢比 欣 ,公岂俗所谓重儓者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如 白莲 、 回回 、 色目 ,及吾 闽 三教等项,然皆猥琐庸劣,无甚见解,此又异端之重儓,而不足与辩者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甘泽謡》别自有书,今 杨梦羽 所传,皆从他书抄撮而成,伪本也。或曰: 梦羽 本未出时,已有抄《太平广记》中二十餘条为《甘泽謡》以行者,则 梦羽 本又贋书中之重儓矣。”
(3).复瓣的花。 唐 韩偓 《妬媒》诗:“好鸟岂劳兼比翼,异华何必更重臺。”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红芳金蕊绣重臺,低倾马脑盃。”
(4).指同一枝上开出的两朵花。 清 赵翼 《牡丹》诗:“最是香魂奇幻处,有时结撰出重臺。”
(5).药草名。玄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6).药草名。蚤休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蚤休》:“重臺,三层,因其叶状也。金綫重楼,因其花状也。”  ——《漢語大詞典》
栀子(梔子)zhī zǐ
亦作“栀子”。
(1).木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有光泽。春夏开白花,香气浓烈,可供观赏。夏秋结果实,生青熟黄,可做黄色染料。也可入药,性寒味苦,为解热消炎剂。 唐 杜甫 《栀子》诗:“梔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一本作“ 栀 ”。 唐 唐彦谦 《离鸾》诗:“庭前佳树名梔子,试结同心寄 谢娘 。” 邵瑞彭 《北行杂诗》之五:“心如梔子难言实,身似浮云未是閒。”
(2).指栀子花。 唐 李商隐 《效徐陵体赠更衣》诗:“结带悬梔子,绣领刺鸳鸯。” 宋 范成大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诗之二:“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梔子幽芳。”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去时梔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3).指栀子的果实。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进香》:“呀!梔子抹屁股,--黄孔!黄孔!果然是我浑家换了粧饰,一时不认得了。”按,“黄孔”为“惶恐”的谐音。  ——《漢語大詞典》
玉攒(玉攒)
明 文徵明 题画三首 其二 天削芙蓉万玉攒,十分寒思属吟鞍。  ——《骈字类编》
花 huā《國語辭典》

花 [ huā ]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如:「菊花」、「梅花」、「玫瑰花」。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3. 比喻美女。如:「姊妹花」、「解語花」、「交際花」、「尋花問柳」。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4. 姓。如唐代有花敬定。
  1. 有花的。如:「花季」。
  2.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
  3. 式樣、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
  4.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5. 模糊不清。如:「眼睛都花了。」
  6. 人心性不定、好玩樂稱為「花」。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1. 開花。唐·杜甫〈偪仄行〉:「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 耗費。如:「花錢」、「花時間」、「這些錢夠他花的了。」
初夏 chū xià
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 唐 孙逖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诗:“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时值初夏,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 天柱峯 絶顶。”  ——《漢語大詞典》
湖山 hú shān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俯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漢語大詞典》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1.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2.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2.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3.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4.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5.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6.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7.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1.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1.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2.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4. 概括。如:「一般來說」。
  5.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6.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7.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8.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9.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1.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1.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1.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供 gōng/gòng《國語辭典》

供 [ gōng ]

  1. 给予。如:「提供」、「供应」、「供给」。《文选·潘岳·藉田赋》:「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2. 受审者陈述案情。如:「供认」、「供出」。《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司马怒,执下廷尉。始供其引见者之姓名。」
  1. 受审者所陈说的案情纪录。如:「口供」、「笔供」、「招供」。《红楼梦·第八四回》:「你说你亲眼见的,怎么今日的供不对?」

供 [ gòng ]

  1. 陈设、放置。《说文解字·人部》:「供,设也。」《汉书·卷七一·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桌上花瓶内供一枝碧桃花。」
  2. 贡献、奉祀。如:「供佛」。《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有体面。」
  3. 从事、操持。如:「供职」。宋·陆游〈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1. 祭品或供奉别人食用的菜肴。如:「果供」、「蜜供」。《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西游记·第一六回》:「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嘉 jiā《國語辭典》

嘉 [ jiā ]

  1. 美好的。如:「嘉名」、「嘉宾」。《诗经·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
  1. 赞美、夸奖。如:「嘉奖」、「嘉许」、「其志可嘉」。《论语·子张》:「嘉善而矜不能。」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 姓。如元代有嘉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