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惟在庭库,制度合雄骋。

王奕元代〕《和元遗山六首

壮哉景陵宫,龟屭极神猛。
洪惟在庭库,制度合雄骋。
圣世尚封崇,功拟天地并。
中天怪事发,灵长转俄顷。
我登望岳台,一慨心自领。
涿鹿策奇勋,自谓出天幸。
大运旋丸棋,拜首归旧鼎。
富贵积金台,础砾掩营屏。
倘无六籍在,讵免胥狒犷。
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洪惟制度雄骋

洪惟 hóng wéi
语助词。用于句首。《书·多方》:“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於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黑头爰立纪略》:“洪惟 涿郡娘娘 极为灵应,何以生此祸水,貽害朝野。”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庭 tíng《國語辭典》

庭 [ tíng ]

  1. 厅堂、正房。《说文解字·广部》:「庭,宫中也。」清·段玉裁·注:「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2. 院子、大厅台阶前的空地。如:「庭院」。《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3. 泛称宽阔的地方。如:「大庭广众」。
  4. 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如:「法庭」、「开庭」、「民事庭」。
  5. 额头。如:「天庭饱满」、「庭阙不张」。
库 ( 庫 ) kù
库 [ kù ]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
  2. 姓。
制度(製度)zhì dù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孔颖达 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 宋 王安石 《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 魏巍 《壮行集·春天漫笔》:“他没有看到,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消灭,就是大公平。”
(2).制订法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汉书·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创制权,由人民以公意创制一种法律,此则异於专制时代,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也。”
(3).规定。 唐 元结 《与何员外书》:“昔年在山野,曾作愚巾凡裘,异於制度。”《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尚书省奏:‘ 永固 自执政为 真定 尹,其繖盖当用何制度?’ 金 主曰:‘用执政制度。’”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丝弦戏《空印盒》第十场:“与他去了制度!”
(5).制作。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臣望 奉天 有天子气,宜制度为垒,以备非常。”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
(6).谓制作方法。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 东坡 在 黄州 ,手作菜羹,号为东坡羹,自叙其制度。”
(7).规模;样式。《史记·孝武本纪》:“上欲治明堂 奉高 旁,未晓其制度。 济南 人 公玉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 萧皇后 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
(1).规制形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遇 新罗国 献五彩氍毹,製度巧丽,亦冠絶一时。” 宋 张洎 《贾氏谈录·李氏琴制》:“ 贾君 云, 嵩山 僧 如寂 ,尝收得 李汧公 百衲琴,製度甚古拙,而音韵清越。”《封神演义》第四八回:“ 子牙 后随军至 岐山 , 南宫适 筑起将臺,安排停当,扎一草人,依方製度。”
(2).制度。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改葬施金棺,手詔追褒扬,袈裟寄 灵谷 ,製度由 萧梁 。”一本作“ 制度 ”。 清 李渔 《怜香伴·欢聚》:“你们只管掌灯随我老爷走, 汉 家自有製度。”  ——《漢語大詞典》
合 hé/gě《國語辭典》

合 [ hé ]

  1. 關閉、合攏。如:「他笑得合不上嘴。」《說文解字·亼部》:「合,合口也。」《戰國策·燕策二》:「蚌合而拑其喙。」
  2. 會、聚。如:「集合」、「聚合」、「悲歡離合」。《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 交媾、交配。如:「交合」。《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4. 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5. 相符、不違背。如:「合法」、「合身」、「合格」、「合意」。
  6. 調和、配製。《聊齋志異·卷一○·葛巾》:「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
  7. 交戰、交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漢·王充《論衡·福虛》:「今宋楚相攻,兩軍未合。」
  8. 折算。如:「一公斤合二點二磅。」
  1. 配偶。如:「天作之合」。
  2. 盛放物品的器皿。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通「盒」。
  3. 量詞。計算交手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鬥經三合,不見輸贏。」
  4. 姓。如春秋時宋國有合左師。
  1. 全部的、整個的。如:「合族」、「合家歡」。
  2. 和諧、融洽。如:「百年好合」。《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 共同、一起。如:「合抱」、「合圍」、「合唱」、「合編」。
  2. 應該。如:「這件公事理合呈請報備。」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合 [ gě ]

  1.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也稱為「公合」。
雄骋(雄骋)
熊鉌诗用世固磊落作诗更雄骋  ——《韵府拾遗 梗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